第二部 荒島上的人 第十二章(第3/4頁)

原來水手的煙鬥一向是放在他房裏靠煙草的地方的,從這天起就成為了小傑普的自備煙鬥。傑普會裝煙,還會自己用火炭點煙,實在是猿猴之中最逍遙自在的了。共同的嗜好讓忠實的傑普和善良的水手的友誼進一步加深了。

“它或許真是個人,”潘克洛夫經常對納布說,“要是有一天它開口說話了你會覺得奇怪嗎?”

“不會的,”納布回答,“相反的,我倒是對它一直不和我們說話感到奇怪,現在只差它能說話了!”

“我還是覺得假如有一天它對我說‘潘克洛夫,我們換個煙鬥吧’會很有趣。”水手說。

九月初,殘冬已盡,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船造得非常迅速,甲板已經完全鋪好,用蒸汽熏彎了的肋材完全適合船的輪廓,它們把船身的內部堅固地連接起來。

因為木料充足,潘克洛夫向工程師建議做一個雙層的內壁以加固船身。

史密斯也無法估計到將來會遇到怎樣的情況,所以同意了水手的意見,盡量把船造得結實些。船的內部和甲板在9月15日完全竣工。他們把曬幹的海藻作為填絮,用錘子把它們鑿到木板的夾縫裏以堵塞漏縫,又把松林裏找來的大量松脂熔化以後塗在上面。

這是一只駕駛起來很簡單的船。他們用石灰把重約12000斤的花崗石塊砌成壓倉的底貨。

鋪了一層甲板在壓倉的石塊上,在船的內部分出了兩間倉房。倉裏有兩條也可以當作櫥櫃的坐板。兩倉之間的隔板由桅杆底部支持著,通過兩個倉口就可以從甲板上到船倉裏去。

潘克洛夫沒有費多少力氣就找到一棵適合做桅杆的樹。只要把這棵沒有節的小樅樹的桅座砍成方形,頂部刨圓就可以了。桅杆、舵和船身用的鐵活雖然粗糙但很結實,這些都是在“石窟”裏做好的。終於在十月的第一周做好了帆架、桅柱、帆杠、圓材、槳等等,大家一致同意為了熟悉一下船的航行性能和可以利用的程度做一次環島的試航。

一切必要的工作在這期間仍然照常進行。居民們擴大了畜欄,以便讓摩弗侖羊和山羊新添的那些羊羔有吃有住。他們還去了蛤蜊場、養兔場、煤礦區和鐵礦區,以及一直未曾探索的遠西森林地帶,獵取了大批飛禽走獸,還帶回來很多土生的植物以增加“花崗石宮”蔬菜儲藏室裏的品種。

這是一些番杏科植物,其中有一些跟好望角產的很像,椰子肉厚,可食用,有些種子裏含有澱粉質。

10月10日,新船下水了。造船工作的完全成功讓潘克洛夫非常高興。裝配完畢船上的索具,他們用滾輪將船推到水邊,等到漲潮,船就在居民們的歡呼裏浮了起來。這時候得意忘形的潘克洛夫叫得格外起勁。他不僅造好了船,還要調度指揮,擔任這只船的“船長”。大家經過一番商討,還給這只船起了一個讓潘克洛夫船長非常滿意的名字:“乘風破浪號”。當潮水一把它浮起,大家就看出它在水裏很平穩,駕駛起來也很容易。他們決定就在當天,離開海濱作一次試航。今天的天氣很好,風平浪靜,南部海濱一帶還刮著西北風。

他們事先吃了早飯,並且帶了一些食物上船,因為他們這次航行也許要到傍晚才能結束。潘克洛夫船長終於下達了命令:“好吧,全體上船!”

設計者賽勒斯·史密斯也急於登上這只船,但是他不像潘克洛夫那樣自信,並且希望水手就此打消去打抱島的念頭,他不贊成兩三個夥伴乘著載重不足15噸的小船去冒險。

包括托普和傑普在內的所有成員於十點半鐘上了船,赫伯特拔出了深深陷入慈悲河口沙灘中的鐵錨。潘克洛夫駕駛著“乘風破浪號”,桅頂上飄著林肯島的旗號。

如潘克洛夫所說,順風而行的船速度極快,這讓它的主人們非常滿意。在繞過遺物角和爪角後,船長駕著船沿著荒島南岸搶風而行,可以看出,它的航行情況良好,未曾超過風向的五個方位(1)以外。船的良好性能在必要時刻總會幫助到他們,這讓他們非常高興。只要風和日麗,航海一定順利。

在距離氣球港三四英裏的地方,潘克洛夫讓船離岸而行。此時他們才把海島的全貌看清了,從爪角到爬蟲角的沿岸一帶,風景不停變化,森林裏深色的樅樹和新綠的其他樹木對比鮮明,看過去滿目蒼翠,只有皚皚的白雪還覆蓋在富蘭克林山的頂峰。這是一幅新的景象。

“真是太美了!”赫伯特說。

“沒有錯,我們的島很美,”潘克洛夫說,“我愛它一如愛我可憐的母親。我們初來時孤苦無依,而今我們這五個從天上掉下來的人已經不缺少什麽了。”

“是的,”納布回答,“船長,我們什麽也不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