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荒島上的人 第十四章(第3/4頁)

“靈魂是不死的,”通訊記者說,“若能把一個人拯救出愚昧,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潘克洛夫搖了搖頭,對此表示懷疑。

“總而言之,我們得試試看,”通訊記者說,“人道要求我們必須這麽做。”

這是他們作為基督徒和文明人的責任。他們明白這一點,而且深信賽勒斯·史密斯肯定同意他們這樣做。

“就這樣一直綁著他嗎?”水手問。

“若把他的腳松開,他或許會逃掉。”赫伯特說。

“我們不妨試試。”潘克洛夫說。

他們把他腳上的繩子割斷,他的雙手仍然牢牢被綁著。他起身之後並不準備要逃跑。他只是走過來用冷酷的眼睛狠狠地看了一下他們。他似乎已不記得他曾經跟他們一樣是人類了。不時有噝噝的聲音從他唇邊發出,外貌野蠻的他並沒有反抗的打算。

通訊記者建議把這不幸的人帶去小屋,或許他看到自己的東西後會有所感悟,或許星星之火可以將他那陷於混沌的智慧再次點亮,讓他麻木的靈魂再次活躍起來。幾分鐘後他們就到達了小屋,然而俘虜對任何東西好像都失去了感覺,記憶裏一片空白。

這個可憐的人剛來到這裏時或許還有著理性,可能因為長期困守在這個小島上,被孤獨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除去這個理由,他們實在想象不出他怎樣可以退化到如此野蠻的程度。

通訊記者又想到火光或許能對他產生什麽效果。爐膛裏片刻後就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火焰,連野獸都會被這美麗的火焰吸引來。爐火一開始似乎也引起了這個不幸的人的注意,可他立刻轉過身去,眼睛裏的智慧之光隨即熄滅。眼下顯然是沒有別的法子了,只能先把他帶上“乘風破浪號”。他們把他帶到船上,潘克洛夫負責留在船上看管他。

赫伯特和史佩萊又回到岸上,帶回器皿、槍支,大量的蔬菜和種籽,不少野味和兩對豬。

大家上了船後就只等著早上漲潮,“乘風破浪號”好起錨返航。

他們把俘虜放在前倉,他像個聾子或者啞巴般呆在那裏,非常安靜地一動也不動。

他一把推開了潘克洛夫遞過來的熟肉,這些食物明顯不合他的胃口。當他看見潘克洛夫把赫伯特打來的鴨子拿出來時,就野獸一樣抓過來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你認為他還有可能會恢復理智嗎?”潘克洛夫搖著頭問。

“是的,”通訊記者回答,“只要我們對他小心看護,或許真的會起到一些效果。是孤獨把他變成了這個樣子,而自此刻起,他將不再孤獨。”

“這個可憐的人肯定以這個樣子度過了太久的歲月。”赫伯特說。

“或許是的。”吉丁·史佩萊說。

“他現在大概有多大年紀了?”少年問。

“這可說不好,”通訊記者說,“他臉上的胡子太過濃密,讓人根本無法看清他的真實面貌,可他的年紀已經不輕,我猜大概在五十歲上下。”

“史佩萊先生,你注意到他那雙深陷的眼睛了嗎?”赫伯特說。

“當然,赫伯特。可是我要補充一句的是,他的眼睛比他的外表要顯得有些人性。”

“不管怎樣,我們走著瞧吧,”潘克洛夫說,“我現在倒是很想知道史密斯先生對這位野人會有怎樣的看法。我們原來是要來找人,卻帶了一個妖怪回去,但是我們已經盡力。”

在夜裏他們並不知道俘虜是否入睡,他的束縛被他們解開了,可是他並沒有動。他如同一只被俘獲的野獸,最初是愣乎乎的,過些時候野性才再度覺醒。

正如潘克洛夫所預言的那樣,第二天10月15日的天一亮,天氣就發生了變化。風向轉為西北,這非常有利於“乘風破浪號”的返航,可就在同時,天氣愈發冷了,這給航行帶來困難。

潘克洛夫在清晨五點鐘起錨,收縮主帆後向著東北方徑直朝林肯島駛去。

第一天的航行沒有發生任何事故。俘虜待在前倉裏非常安靜。也許船身的顛簸會讓這位曾經的水手產生良好的反應,使得他回憶起過去的職業。然而他從頭到尾都安靜地呆在那裏,看樣子他只是有些驚訝,並不感到郁悶。

第二天,風勢變得越來越強,使得“乘風破浪號”時常無法掌握到正確的方向。潘克洛夫在不久之後只能夠搶風而行,海浪接連地打到船頭上來,他雖然未發一言,但是海裏的情況確實讓他不安。如果風勢不緩和,要想回到林肯島肯定要花費掉比來時更長的時間。

果不其然,在海裏航行了兩天兩夜的“乘風破浪號”在17日的清晨依然無法看見林肯島的影子。因為航行的速度時慢時快,所以無法估計出已經走了多遠和準確的方向。

這樣又過去了二十四小時,還是無法看到陸地。狂風迎面撲來,海上波浪翻滾。船上的帳篷緊縮起來,他們不得不經常變換方向。到了18日,“乘風破浪號”被一個大浪整個蓋了下來,若非水手們事先把自己綁在了甲板上,恐怕都要被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