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頁)

蓋瑞特默默點頭。

“最後,柏原,”辛格爾頓謹慎地發音道,“你負責爆破。你常用的是日語和法語,英語沒問題吧?”

“還行。”米克答道。

這一含糊的回答令辛格爾頓面露不滿,但他還是繼續道:“下面討論日程安排。”

在準備期間,除了每隔一天的四十公斤負重長途行軍和射擊等基礎訓練,還要學習斯瓦西裏語[5],並接受黃熱病等傳染病的預防接種。

“下面介紹作戰地域。”

辛格爾頓來到投影機前,打開幻燈片資料。首先出現的是非洲大陸的地圖。辛格爾頓用激光筆指著大陸的中心說:“你們將空降到剛果民主共和國,那裏以前叫紮伊爾。”

剛果民主共和國位於大陸的正中,是一個橫跨赤道、幅員廣闊的國家。國土自東向西,沿著剛果河越收越窄,最後與大西洋相連,首都金沙薩在西邊的一角。從彩色地圖上看,非洲熱帶雨林集中在剛果國內。可以說,這是一個被森林覆蓋的國家。

“你們將潛入與首都金沙薩相反的方向,即東部的雨林中,執行搜索殲滅任務。你們要偽裝成動物保護組織,所以頭發必須再留長點。主要武器是AK47和狩獵用霰彈槍,不能攜帶分隊支援武器。其他裝備,我以後再介紹。”辛格爾頓對前空軍傘降救援隊隊員說,“邁爾斯,你了解埃博拉出血熱的知識嗎?”

“了解。”

“因為同任務有關,你向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疾病吧。”

邁爾斯面露困惑,但還是開始對戰友說道:“埃博拉出血熱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強的病毒性疾病。病毒進入身體後,將感染包括腦細胞在內的所有細胞,並對其進行大肆破壞。當人還具備生理特征時,內臟和肌肉就都融解了。感染者的耳、鼻、口、肛門,甚至毛孔都將流出被病毒感染的體液,最後七竅流血而死。埃博拉-紮伊爾型病毒的致死率是百分之九十。”

傭兵們面無表情地聆聽講解。邁爾斯站起來,指著屏幕上的剛果地圖,繼續道:“我們進入的剛果東部,周圍都是埃博拉病毒流行的區域。西部的埃博拉河流域,東北部的蘇丹,以及東部的肯尼亞與烏幹達國界附近,都曾發現過埃博拉亞種病毒。”

耶格舉手問:“有這種病的治療方法嗎?”

“沒有。一旦感染,就只能向上帝祈禱了。”

接著蓋瑞特問:“你說致死率是百分之九十,那剩下的百分之十怎樣了?”

“身體免疫力取勝,最後活了下來。”

“哦!”蓋瑞特輕嘆一聲。

辛格爾頓繼續說:“盡管你們去的地方在病毒流行地域之外,但仍要萬分小心。因為病毒宿主很可能是蝙蝠,所以千萬不要被蝙蝠咬到,或者接觸蝙蝠的糞便。而且,這種病毒還能感染人之外的靈長類動物,所以你們也不要靠近黑猩猩、大猩猩和小型靈長類。”

耶格再次提問:“感染後有什麽症狀?”

“發熱,嘔吐,初期症狀與瘧疾相似。不過,埃博拉病毒特別喜歡攻擊眼球和睾丸。”

聽到這話,隊員們第一次皺起了眉頭。

“所以,如果有人眼睛發紅,那就有可能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我可不想檢查別人的睾丸。”邁爾斯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

一直沉默不語的米克用結結巴巴的英語問:“為什麽這種病沒像艾滋病那樣在全世界擴散?”

“問得好。”邁爾斯表揚米克道,“這種病的潛伏期特別短,感染後大約七天就發病。也就是說,患者還沒來得及傳染更多的人就死了。”

“原來如此。”

辛格爾頓問所有隊員:“你們都明白埃博拉病毒有多可怕了吧?”

四人點了點頭。盡管大家都沒問,但所有人腦子裏都浮現出一個問題,並且都知道問題的答案。如果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有隊友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該如何處理?沒有救援直升機,只能將注射器和嗎啡分給被感染的隊友,將他扔在雨林裏。這就是戰地傭兵的宿命。為了獲取高昂的報酬,耶格等人已經淪為可以隨意拋棄的棋子。

“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形勢。”辛格爾頓操作幻燈片,屏幕上顯出下一份資料。隊員們被突然映入眼簾的淒慘畫面嚇了一跳。泥濘的道路上,散亂地堆放著男女老幼的屍體,有的雙手被綁在背後,有的被砍掉了腦袋只剩軀幹。

“種族屠殺。”辛格爾頓說,“現在,剛果正在進行所謂的‘第一次非洲大戰’。死亡人數已達到二戰後的最高值——四百萬。停戰協議多次被打破,至今看不到戰爭結束的希望。”

見四人面露狐疑,辛格爾頓解釋說:“這是真的,只是報紙和電視上都沒有報道。這就是所謂的‘報道差別’,發達國家的新聞機構不會關心死了多少非洲人。相比大屠殺,他們更樂於對七頭大猩猩遭殺害的事件大書特書。不過話說回來,非洲人本來就不是瀕危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