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3/15頁)

“終於接收到偵察衛星的圖像了。這是十五分鐘前的圖像。”

耶格緊盯著屏幕,倦意一掃而空。衛星圖像中密密麻麻全是熱源,那代表有人,有數萬之多。

“他們並非全是敵人,大部分是分散在東北方向的當地居民。隨著武裝集團從南北兩方面逼近,他們都成了難民。”

“他們這是在森林裏四散奔逃嗎?”

“嗯。”皮爾斯指著屏幕說,“從北追擊的敵人距我們三十公裏以上,可以說已經被甩掉了。問題是南邊。聖主抵抗軍正在全速進軍,打算將我們殲滅。”

皮爾斯指著南北走向的幹道以及向西分出的岔道:“敵人分成幾隊,彼此相距十公裏以上,對我們展開掃蕩。”

耶格大驚。敵人的數量遠遠超出設想。而且,現在這個野營地就在敵人“L”字形的包圍圈中。東、南兩面都被封鎖。天一亮,敵人就會大批湧入森林吧。

“這些家夥為什麽如此氣勢洶洶?”

“殺了我們,一方面能獲得大筆酬金,另一方面又能討好美國。”

“局面對我們極其不利。”

“未必。我認為反倒是機會。”皮爾斯加重語氣道,“聖主抵抗軍是最後一關。只要突破了他們,就不會有武裝勢力阻截,我們就能逃到國外。”

“沒那麽簡單吧。”

“別擔心。”皮爾斯的手指在衛星圖像上移動,越過塞滿道路的聖主抵抗軍,指向南方,“四十公裏外有座叫布蘭潑的鎮子,裝有補給物資的汽車就停在那裏。只要通知他們,三十分鐘內就能趕到附近。我們坐上車,很快就能抵達烏幹達。今天上午就能逃出剛果。”

“開車的是什麽人?”

“臨時雇用的年輕人。烏幹達導遊。”

“那家夥靠得住嗎?”在耶格聽來,皮爾斯的計劃就像癡人說夢,“問題是聖主抵抗軍的包圍圈。分布在這一帶的兵力應該在一個師以上,即一萬五千人到兩萬人。我們如何突破包圍圈呢?”

“突破敵人的正中心。”皮爾斯敏捷地操作著電腦,打開了另一份文件,“看這個。日本的援軍破解的維和部隊作戰要領。”

“維和部隊?”耶格深感意外,快速瀏覽了這份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機密文件。內容是針對聖主抵抗軍的偷襲計劃概要。今天早上六點,維和部隊開始進攻聖主抵抗軍主力部隊。

“不會吧?聯合國軍會這麽主動?”

“在剛果,什麽事都可能發生。大概十天前,聖主抵抗軍設伏,殺死了九名維和部隊士兵。這次是維和部隊的報復行動。”

“維和部隊的主力是巴基斯坦軍?”

“是的。”

這幫維和部隊會強奸逃難的當地婦女,臭名昭著。他們確實很可能發動報復攻擊。耶格打開電筒,展開地圖查看,盡量避免光線照到旁邊的阿基利。預定的攻擊地點是L字形的中心,也就是幹道和分岔道的交會點。如果巴基斯坦軍在這裏將敵人分割開,就會打開一個向南突破的缺口。耶格等人或許就能逃出生天。

耶格重復讀著計劃要領。巴基斯坦軍的計劃並不是與聖主抵抗軍全面對決,而是打了就跑,警告他們“不要惹我們”。執行整個計劃只需要十五分鐘。

“只好如此了。”耶格也表示贊同,“關鍵是時間。我們必須馬上移動到缺口附近,越近越好。”

聽到兩人談話的邁爾斯叫醒了蓋瑞特和米克。

耶格開了個小會,但皮爾斯的高風險計劃引來了不少反對。討論來討論去,大家也沒有別的辦法。如果要繞開敵人的包圍圈,就得花更長時間,而且被北方來的武裝集團追上的可能性也很大。此外,大家只剩下兩頓口糧了,必須在一天之內獲得補給物資。

最後,大家一致認定只能強行突破,於是戴上電量已不多的夜視儀,匆忙準備出發。因為攜帶的口糧不多,裝備的重量減輕了二十公斤左右。

耶格看著熟睡中的阿基利,問:“不叫他起來吃飯?”

“還是讓他睡吧。”皮爾斯答道,用布將阿基利裹起來,抱在胸前。

“戰鬥開始後,蓋住這孩子的眼睛和耳朵。”耶格吩咐道。

距目標地點有八公裏左右。先打開手電筒,在日出前黑暗的森林中前行四公裏,剩下的行程中則關閉手電筒,打開夜視儀。

清晨五點,微光逐漸射入雨林。眾人停止行軍,蓋瑞特和米克出去偵察。不到半個小時,兩人就回來了,向大家通報狀況。

“幹道上全是聖主抵抗軍。”

皮爾斯問:“能偷偷穿過縫隙,不被敵人察覺嗎?”

“不可能。到處都是哨崗。”

蓋瑞特指著地圖說:“我們準確的位置在這裏。如果要從分岔道口突圍,再往東南方向前進一點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