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飄零琴劍淚痕多(第3/8頁)

長孫璧將父親抱入車中,讓李逸駕駛騾車,一路上向李逸斷斷續續的泣訴,李逸這才知道事情的經過。原來在李逸從夏侯堅家中出走的第二天,谷神翁與長孫泰,已將長孫均量接到,谷神翁心灰意冷,將老朋友送到夏侯堅家後,便即走了。長孫均量聽得李逸獨上長安,大為心急,無論如何,也要上長安找他,他的理由是,他在京中還有一些官居要職的舊日同僚,若是李逸不幸被捕,他也許還可以設法打救。可是他的武功要一年之後方能恢復,夏侯堅如何肯放他走,爭論再三,拗他不過,夏侯堅只好想出一個辦法,一面叫長孫泰兄妹陪他前去,一面給他一服奇藥,這藥乃是一種強烈的興奮劑,服下之後,可以暫時恢復武功,但後患甚大,藥力消失之後,本來可以一年恢復的病體就得要三年了。因此臨走之時,夏侯堅千叮萬囑,要長孫均量小心在意,若非遇到高手,迫不得已非動手不可的話,千萬不可服藥。

長孫均量到了長安之後不久,意外地探聽到了李逸的消息。原來與李逸同時入神武營的那個虬須漢子南宮尚,乃是長孫均量的世侄。長孫均量在太宗皇帝(李世民)之時,曾做過殿前檢點,南宮尚的父親正是他最得力的部下。

李逸雖然改容易貌,並假冒了張之奇的名字,可是蛛絲馬跡,在在可疑,都看在南宮尚的眼裏,就在李逸被差遣押解“刺客”入宮的那日,南宮尚碰到了長孫均量,一說起來,料想這個“張之奇”必是李逸無疑,也料想到李逸被遣入宮,其中必有詭計,眾人大大吃驚,商議結果,便由南宮尚潛入內宮行刺,乘機掩護李逸逃走,而長孫均量一家三口,則在驪山後面接應。

無巧不巧,他們在山谷之中,便碰到了惡行者與毒觀音,長孫均量無奈,只好服下了夏侯堅給他的奇藥,暫時恢復了武功,和那兩大魔頭作了一場惡鬥。長孫泰舍身救父,撲上去抱著了惡行者,咬傷了他的琵琶骨,與惡行者同歸於盡,毒觀音連中了長孫均量七處劍傷,也逃走了。李逸跌下山谷之時,正值他們打得最激烈的時候,長孫璧將李逸救起,待到長孫均量將毒觀音趕跑,他們已聽得山上武玄霜的聲音,他們恐防武玄霜率領大內衛士前來追捕,迫不及待地背起李逸便即逃生,長孫泰是死是傷,他們已無暇去照顧了。不過長孫均量親眼見到長孫泰中了惡行者的毒掌,又被毒觀音打了一蓬透穴神針,料想兇多吉少,在他的心目中,自是把這個兒子當做死了。

長孫璧斷斷續續地把這段經過說完,眼淚早已濕透了羅衣,李逸心中也是傷痛之極,想起長孫均量為了自己,失了親兒,這一份深恩,真不知如何報答。

不久騾車到了前面山腳,李逸將長孫均量背上山,長孫璧默默無言地跟在後面,他們都知道長孫均量這條性命已是弱似遊絲,隨時都可能隨風而逝。李逸的心頭上好像壓了一座大山,感到沉重之極,好幾次避開了長孫璧的眼光,怕答不出她的問話。

山麓的那座寺院乃是一座多年失修的古廟,廟中有一個須眉皆白的主持,和一個燒火的小和尚,老主持為人很好,聽說有人在路上得了急病,前來投宿,立即接納,讓出禪房給他們住宿,並且叫小和尚給他們燒熱湯,招待得很周到。

長孫璧將老父安頓在禪房中僅有的一張床上,一探他的脈息,比起剛才更微弱了,李逸解開了他被封閉的穴道,試用本身功力助他恢復精神,過了半晌,長孫均量張開了眼睛,低聲喚道:“璧兒,你過來,你替我向殿下叩頭!”李逸吃了一驚,不知所措,急忙將長孫璧扶起。

只聽得長孫均量嘶聲說道:“我如今只剩下了這個女兒,我要將她的終身拜托給你照顧了,殿下,你願意給我挑起這付擔子嗎?”這是他第二次將女兒交托給李逸了,這次說得更露骨,更明白,說是托他照顧,實即是要將女兒的終身許配給他。

李逸心情激動,紛如亂絲,這刹那間,上官婉兒的影子與武玄霜的影子相繼出現,婉兒是和他性情最相近的人,武玄霜則是他心底最佩服的人,這兩個人都對他有一片深情,滿懷期待,然而又有許多恩怨糾纏,縱有並州利剪,也是剪不斷,理還亂!李逸本來打算從此飄泊江湖,孤零終老,心如槁木,意似寒灰,再也不沾情惹愛的了,然而他做夢也料想不到,長孫均量竟然在臨死之前,要把女兒鄭重地交托給他!

長孫璧對他的一片深情,不在婉兒與武玄霜之下,而最令他為難的,則是怎忍拂逆一個臨死的老人的囑托,這個老人救了他的性命,為了他犧牲了自己唯一的愛兒,而且這個老人又是畢生效忠於他李姓皇朝的大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