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深夜論英豪筵前騰殺氣(第2/7頁)

話鋒逼來,單刀直入,柳劍吟可遲疑了好一會子,不敢接過話。二十余年來,水泊隱居,他可只是想到要保持武林俠義的氣節,還未曾想過要怎樣推翻清廷。

他兀立移時,半晌不語,好一會子才緩緩說道:“只憑我們這些江湖上的朋友,就濟得了事麽?胡虜入關二百余年,根深柢固,近幾十年來還加上洋人的幫忙,我們能動得他麽?”

這時鐘海平便道出獨孤一行要聯結江湖上秘密會社的計劃。這些會社自明亡之後一直存在,宗旨是反清復明;可惜年深日久,又經清廷以壓制與籠絡雙管齊下的方法,使不少會社中人不是已忘掉本來宗旨,便是銷聲匿跡了。因此武林中有志之士,便想使這些秘密會社再度團結振作起來,再謀擴大,如果能在農村立足,走李闖王、洪秀全的路,未必傾覆不了清廷。

柳劍吟細細咀嚼了這番話,忽地雙目注視著鐘海平道:“鐘兄說的江湖上有志之士,敢問究是誰人?柳某不知能否相見?”

鐘海平哈哈大笑道:“柳老英雄,此人你不但已經見過,而且還交過手,鬥了半夜,難道你還不知是誰嗎?”

話已說開,柳劍吟自是恍然大悟。當下鐘海平就向柳劍吟細說了獨孤一行其人其事,柳劍吟急問獨孤是否在此,想邀他同作長夜之談。

鐘海平撚須微笑,雙指頻敲桌面,得得有聲,邊笑邊說:“不打不相識,也只有獨孤一行才接得住老兄的招,也只有柳兄才能敵住此老的擒拿掌法,這真叫做惺惺相惜,怪不得老兄要急於求見了,但他現在可不在這兒,他大約就要回遼東去了。”

柳劍吟駭然問道:“這究竟是怎麽回事?”於是鐘海平便道出了獨孤一行的意思。原來三十六家子雖然荒僻,但到底是離承德不遠,而承德又是清廷行宮所在,胡虜耳目眾多,如邀武林群雄相聚,實有不便。因此獨孤一行決定先回遼東依蘭三姓黃沙圍的地方,待鐘海平與柳劍吟談得投機後,請柳劍吟、鐘海平一起出面,代約關內各派掌門人物與有志之士,到遼東一談,而他也須先回遼東稍作布置。

雲開見月,真相大明,這次輪到柳劍吟慎重考慮了。他不敢,也不能立即回答,這事情需要冒好些風浪;他顧慮自己絕跡江湖已有二十多年了,雖然以往與各派中人交情甚深,但二十多年不見,怎敢立談大事?

鐘海平也料到他的顧慮。但他卻認為如有柳劍吟出面,大家總不能不賣個面子,即有阻礙,事情也易辦得多。他還特別要柳劍吟去見梅花拳掌門人,鐘海平道:“柳兄住在山東,當知梅花拳近年發展的情形。梅花拳又名義和拳,近年來組織了一個義和團,非但在山東很有勢力,就是在北五省也很有根基呢!”

柳劍吟道:“俺在水泊閉門封刀,二十幾年來從不涉足江湖,外面事情,也不大了解。不過有時舊日朋友來訪,也常聽得談起義和團的事。聽說只荏平縣八百六十余莊,拳廠就多至八百余處。又聽說以前的梅花拳掌門人姜翼賢死後,他的兒子能力平平,不足以服眾,倒是有個後起之秀叫朱紅燈的,被推為掌門,義和團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可是?”

鐘海平道:“可不正是?不過談起朱紅燈嘛,他做的事情卻很不簡單,我和獨孤老兄談起,也不知要怎樣聯絡他才好呢?”

於是鐘海平將義和團的事詳細告訴了柳劍吟。其中有些是柳劍吟已經知道的,有些則是柳劍吟尚未聽聞的。原來義和團是白蓮教別派八卦教的一個小派,說起白蓮教,可直溯至元末之時,那時白蓮教首領劉福通,奉教主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起事,林兒稱“小明王”,朱元璋也是首領之一,後來他趕走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朱元璋雖然是白蓮教軍中的一個小首領,可是他做了皇帝後,卻極力壓迫白蓮教。明末時白蓮教又稱白蓮會,蔓延至山東、直隸、山西、河南、陜西、四川等省,教主王森死後,他的兒子王好賢和教徒徐鴻儒,曾結集過二百萬人,反抗明朝,雖然沒有成功,可是勢力已深入民間。

到了明亡之後,滿族入關,清廷對漢人專制暴虐,在滿清嘉慶元年,白蓮教首領劉之協就提出“反清復明”、“官逼民反”的口號,發動過大起義,旗幟衣服全用白色。嘉慶十七年,白蓮教的一個支派——天理會(即八卦教)起事,震卦教首李文成、坎卦教首林清,曾聯合攻襲北京皇宮,圖謀奪取直隸、山東、河南三省,曾允許成事後公眾每人得分地一頃。事雖不成,已震撼全國。

直到光緒年間,白蓮教以及它的各支派都是在秘密活動中。朱紅燈就是白蓮教別派八卦派中的一個小首領,他從姜翼賢習技,到姜翼賢死後,做了梅花拳的掌門,就組織起義和團來,而梅花拳也就因此又稱義和拳了。朱紅燈是山東曹州人,他自稱是明朝後裔,開頭揭的也是“反清復明”的旗幟,並且倡言他們練的是神拳,練起來有神仙幫助,可以刀槍不入,槍炮難摧。這話自然騙不過識者,可是卻也很有一班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