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魏國崛起(第3/11頁)

魏斯聽說這件事後,感慨地說:“如果不是在賢人身邊,怎麽會聽到這樣的真知灼見呢!”

段幹木也是蔔商的學生,一心治學,不想出來做官。魏斯親自登門拜訪,他竟然翻墻而走。魏斯沒有因此生氣,反而更加尊重段幹木,每次經過段宅時,總要在車上起身以示敬意。有人問道:“段幹木不過一介草民,您何必如此行大禮呢?”魏斯回答:“段幹木在權勢面前不改變自己的節操,有君子之道。他雖然住在茅草房子裏,賢名卻遠揚千裏,我怎敢不對他表示敬意?”後來段幹木終於答應與魏斯見面,魏斯聽他談治國的大道理,一直站著,幾個時辰不敢坐下休息。這件事傳出後,魏斯禮賢下士的名聲就更響了。

連魏氏的宿敵秦國都感受到了安邑的變化。據說有一次秦厲共公想討伐魏氏,有人勸道:“魏氏現在人才濟濟,連田子方、段幹木這樣的名士都在為其服務,恐怕不是用武力能夠征服的。”秦厲共公便打消了出兵的念頭。當然,這樣說有點誇大其詞,從此後的歷史記載來看,秦國並沒有放棄對魏國的進攻。

真正讓秦國人有所忌憚的,是一個名叫李悝的人。

李悝變法

公元前425年的一天,一支秦國軍隊逼近魏氏領地上郡——“郡”是春秋末年的新興事物,當時三晉都在各自的戰略要地設置了郡,主要目的是鞏固邊防。郡的軍政長官稱為守,也尊稱太守。上郡地處西河,與秦國交界,不消說,就是為了對付秦國而設的。

這支秦軍遭到了上郡軍民的阻擊,兩軍還未接觸,魏軍便箭如蝗飛,秦軍將領一開始並未在意,但是很快就發現情況不對——魏軍射過來的箭又狠又準,而且似乎射程更長,瞬間倒了一大片秦軍。他猶豫了片刻,剛想下令撤退,猛地一陣疾風迎面撲來,還沒來得及驚呼,腦門上已經中了一箭。

當他從戰車上栽倒的時候,眼睛的余光正好掃到了遠處那面迎風招展的“李”字大旗。

這支魏軍的統帥,就是上郡守李悝。

現存史料的記載中,找不到關於李悝身世的記載,只知道他曾受業於蔔商的弟子曾申,算是蔔商的徒孫,來到安邑後,受到魏氏家相翟璜的賞識,被推薦擔任上郡守。

李悝到上郡不過數年,上郡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糧食產量提高了,社會治安變好了,更重要的是軍事力量變強了。

原來,李悝為了提高上郡軍民的射箭技術,下令用射箭比賽的方式來判決官司,“中之者勝,不中者負”。在這種激勵下,上郡軍民個個苦練射箭,培養了一大批神箭手,每次與秦國發生軍事沖突,魏軍都因射術高超而大占便宜。

因為李悝在上郡幹得成績斐然,翟璜卸任後,魏斯將他召到安邑,繼任了家相。

魏斯的初衷,是要李悝將上郡經驗推廣至整個魏氏領地。他沒有想到,這一人事變動悄然拉開了戰國時期第一場變法運動的序幕,魏氏政權從此被拉上了富國強兵的快車道,其速度之快,不只是秦國望塵莫及,其余各國也莫不瞠目結舌,望洋興嘆。

李悝是那種給他一個小舞台,他能演好《圖蘭朵》;給他一個大舞台,他就能整出一場奧運會開幕式的人。

早在上郡工作期間,李悝就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方圓百裏的土地,除去山川、村落,約有六百萬畝耕地(相當於今天的一百八十萬畝)。如果農民精耕細作,每畝可增產糧食三鬥,反之則減產三鬥,總計差額有一百八十萬石。

這個數字在當時意味著什麽呢?

一個成人一年的口糧約十八石,一百八十萬石可以供應十萬人一年的口糧。

尋常年景,一石糧食可以賣三十錢(銅幣),一百八十萬石就是五千四百萬錢。當時一頭豬的價格約二百五十錢,五千四百萬錢可以買二十一萬六千頭豬。

一個農民一年衣著費用約三百錢,五千四百萬錢可以解決十八萬農民一年的衣著費。

要想民富國強,不用偷也不用搶,把自己腳下的地種好就行了。在李悝的領導下,魏氏政權頒布了“盡地力之教”的三條政策:

第一,指導農民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避免單一的品種遇到災害難以彌補;

第二,命各級官吏督促農民抓緊耕種,及時收割,以免災害天氣影響收成,也不讓周圍的強盜有可乘之機;

第三,要求農民利用住宅周圍的土地栽種桑、果、蔬菜等,擴大副業生產。

在現代人看來,這些措施也許不足為奇,但是在當時卻意義重大。前面說過,春秋時期的國家大事有兩件,即“祀與戎”,戰國時期競爭殘酷,求老天告祖宗也不管用,國家大事便只剩下“戎”。李悝“盡地力之教”,卻是以農為本,將農業生產當作國家的頭等大事來抓,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對魏氏的影響不亞於十一屆三中全會對現代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