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武王之死(第3/10頁)

甘茂到了魏國,還沒抵達大梁,就在中途停了下來。他對向壽說:“請你馬上回秦國向大王匯報,就說魏王已經聽從甘茂的建議,準備共同發兵進攻韓國。但是甘茂突然又變了卦,希望大王不要攻打韓國了。”

向壽說:“啊?”

且不說向壽的腦瓜子一向不怎麽靈光(關於這一點,以後還會講到),就算是個聰明人,恐怕也會對甘茂此舉感到不理解吧。

甘茂沒有理會向壽的疑惑,說道:“你不要問我為什麽,只要你把這話原原本本傳達給了大王,此次出訪魏國的首功就是你的。”

向壽似懂非懂,但還是服從了命令,回到秦國,將甘茂的話轉告了秦武王。

秦武王一聽就急了,立即從鹹陽出發,來到秦魏邊境的小城息壤(地名,今不詳),宣召甘茂前來相見。

甘茂來到後,秦武王只問了三個字:“為什麽?”

甘茂沒有回答秦武王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大王聽說過曾參嗎?”

曾參是孔丘的得意弟子,以孝道聞名天下。秦武王雖然是武人,對曾參也還是多少有些了解。

秦武王說:“聽說過。”

甘茂說:“當初曾參在老家費邑,有個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有人好心跑過來對曾參的母親說,‘你兒子殺人啦!’那老太太連頭都不擡,繼續織布。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人跑來說,‘你兒子曾參殺人啦!’老太太還是無動於衷。沒過多久,又有第三個人跑來說,‘曾參殺人了,你趕快跑吧!’老太太趕緊扔下梭子,連鞋子都沒穿好,翻墻就跑掉了。”

秦武王聽了,不禁莞爾一笑,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麽呢?”

甘茂說:“大王派我攻打宜陽。宜陽是個大縣,上黨和南陽的物資長期以來都貯存在那裏。它名義上是個縣城,實際上相當於一個郡。現在您命令我不避險阻,行軍千裏去攻打宜陽,我實話實說,不是那麽容易得手的。時間一長,朝中難免有人會說我的閑話。我知道您信任我,可即便是曾參那樣的人品,再加上他母親對他的了解,只需三個人的謠言,就把他母親嚇成那樣。我的品德比不上曾參,鹹陽城中想說我壞話人也不止三個,我害怕有朝一日您也會像曾參的母親那樣,嚇得扔掉梭子跳墻而逃啊!”

秦武王拍著胸脯說:“你大可放心,我不會那樣。”

甘茂說:“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大王服務。先王在世的時候,張儀為秦國開拓疆土,人們不是稱贊張儀的才幹,而是歌頌先王的英明。當年樂羊花了三年時間打下中山,還喝了自己兒子的肉羹,勝利回朝論功行賞的時候,魏文侯卻拿給他一箱子誹謗他的舉報信。樂羊大為感慨,對魏文侯說,滅掉中山不是樂羊的功勞,而是主公的功勞。而我,只不過是一個漂泊到秦國的異鄉人,承蒙大王不嫌棄,被委以重任,嫉妒我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其他人便也罷了,如果樗裏疾、公孫衍這些人都勸說您不要攻打韓國,您必定會聽他們的意見。這樣一來,您就欺騙了魏王。韓國的相國公仲朋(公孫衍離開後,公仲朋接任相國)本來親近秦國,和我的私交也不錯,他會認為伐韓只是我個人的主意,我就把公仲朋也得罪了。”

樗裏疾乃秦武王的叔叔,用兵如神,勞苦功高,倒不至於嫉妒甘茂。只不過樗裏疾的母親是韓國人,公孫衍曾經做過韓國的相國,他倆都是朝中的親韓派。甘茂最擔心這兩個人站出來替韓國說話,是以有此一說。

秦武王當即表態:“寡人決不會因任何人的話動搖攻韓的決心,你如果不放心,寡人可以和你立下誓約!”

春秋時期,君臣之間相對平等,“以君盟臣”並不稀奇。到了戰國時期,各國都先後建立了中央集權,君王具有絕對權威,君臣盟誓就比較罕見了。秦武王在息壤和甘茂盟誓,可以說是非常之舉,也表明了他不惜一切代價要攻下宜陽的決心。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得到秦武王的保證後,甘茂率領大軍東出武關,借道東周地界,討伐韓國的宜陽。

當時所謂的天子周赧王,對於秦軍的借道感到十分為難。前面說過,周朝的地盤,基本被韓國包圍,相當於韓國的國中之國。韓國在戰國列強中雖然弱小,對於周朝來說卻是個家門口的龐然大物,開罪不起。如果借道給秦國,勢必得罪韓國;不借吧,又怕秦國不高興。

偏偏在這個尷尬時刻,還有人給周赧王出了一個主意:“您可以乘機向韓國撈點好處呢!”

怎麽撈?

周赧王派了一個使者前往新鄭,對韓國的相國公仲朋說:“秦國之所以借道東周來攻打韓國,是因為相信東周會站在秦國這邊。您何不送給東周一些土地,又派人向楚國求援,這樣一來,秦國既懷疑東周與韓國背地裏有交易,又擔心楚國出兵幹涉,就不會攻打韓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