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康熙大帝開創盛世(第2/8頁)

果然,吳三桂見偷雞不成,首先公開舉起叛旗,耿精忠、尚之信等也紛紛嘯眾而起。隨即,東南西北,一石激起千層浪。京城裏有楊起隆舉事,察哈爾有阿爾尼叛亂,京師又發生地震,太和殿又失火,康熙愛後赫舍裏也崩逝。朝裏與朝外,外叛與內變,天災與人禍,一齊擊到青年天子的身上。一時間人心惶惶,京師不少官員甚至把家眷送歸了老家鄉裏。

沉著冷靜是傑出政治家的基本素質。康熙帝在危急時刻,堅持鎮定,心靜不慌,原來主張不可撤藩的大臣索額圖等提出要處斬建議撤藩的大臣,康熙帝義正詞嚴地說:“撤藩是朕的主意,他們何罪之有?”

這就堅定了平叛大臣的決心,康熙帝首先下詔削去了吳三桂的官爵,公布其罪狀,不久又將留居京城的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孫子吳世霖等逮捕處死。進而一方面調兵遣將,集中兵力討伐鎮壓吳三桂;一方面又下令停止撤消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稱號,以便把他們穩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勢對吳三桂極為不利,便帶兵投降了。

吳三桂開始打了一些勝仗,後來清兵越來越多,越打越強,吳三桂漸漸支撐不下去了,最後連悔帶恨,生了一場大病後就斷了氣。吳三桂死後,其孫吳世璠繼續領兵造反。康熙二十年(1681),清軍分三路攻進雲南昆明,吳世璠自殺而死。

這樣,經過八年的平叛戰爭,康熙終於取得了削平三藩的勝利,統一了南方。

2.澎湖海戰,統一台灣

早在康熙元年五月鄭成功病逝,其弟鄭世襲與其子鄭經為爭繼承權火拼的時候,清廷就派人招撫過鄭經,但未成功。不過與此同時,清廷派兵相繼收復了廈門、金門等鄭氏控制的沿海五省主要據點。康熙六年和八年,清廷又派官員赴台招撫,均遭拒絕。鄭經企圖繼續割據獨立,要求像朝鮮、琉球一樣保持藩屬關系,結果這些談判不能進行下去。康熙認為台灣皆閩人,不能和其他地區相比,堅決不許台灣獨立。這顯示出康熙在政治上的高瞻遠矚和雄才大略。三藩之亂,鄭經乘機出兵攻占福建、廣東沿海七府,但清廷仍將他與三藩區別對待,命前線指揮官對耿精忠宜用剿,而對鄭經則用撫,並對招撫的條件作出重大讓步。

當招撫再次遭到拒絕後,清廷於是將招撫重點轉向鄭氏部屬,正式提出“招撫條例十款”,並在漳州設“修來館”,對投降官兵實行厚禮款待,給予高官厚祿等優待政策,結果鄭軍中的投誠者接踵而來。康熙十九年,僅鄭氏部將朱天貴一人,就率所部兩萬余人和三百余艘船來降,為清軍建立強大的水師奠定了基礎。隨後清軍乘勢收復東南沿海諸島,使鄭氏失去進攻大陸的前沿基地,並逐步掌握了統一台灣的戰略主動權。

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鄭經病逝,其內部又發生爭位沖突。權臣馮錫範等殺害了鄭經長子鄭克牘,立次子克塽繼位,台灣內部政局一片混亂。康熙帝認為武力攻台的時機已經成熟,於同年六月發動了攻取澎湖、台灣的命令。接著,又力排眾議任命原鄭成功部將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與福建總督姚啟聖共同籌劃攻取澎、台的方略。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夏,進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但在如何攻取台灣的方式上,姚啟聖與施瑯發生了爭執,姚啟聖主張等候北風,直取台灣,然後再取澎湖,施瑯則主張乘南風先取澎湖,奪其門戶,台灣不攻自破。雙方爭執不下,施瑯密奏康熙帝,請示給予專征之權,康熙帝知道施瑯有海上作戰經驗,為避免姚、施二人相互掣肘,決定令施瑯一人獨掌專征台灣的指揮權,令姚啟聖負責糧餉。

鄭克塽得知施瑯征台的消息,非常緊張。這時破獲了清軍間諜所寫關於澎湖防備情況的密信,知道了清攻台的重點。於是命大將劉國軒為總督,率大小戰船二百余艘,水、步兵兩萬余人,守衛澎湖,鄭軍在娘媽宮、四角山、中心灣、雞籠嶼等處修築炮台,凡小船可登陸處,皆築矮墻,分兵把守。劉國軒將座船停泊於中心灣,指揮作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施瑯率各種戰船二百三十余艘,官兵兩萬多人,由銅山直撲澎湖,劉國軒原以為澎湖列島防禦堅固,六月份又是台風多發季節,施瑯不會貿然出兵。因此,當十五日清兵水師突然出現在澎湖海域時,劉國軒驚慌不已,急令各島守軍嚴加防禦。次日,施瑯率水師進攻澎湖,鄭軍列船應戰,激戰中,雙方開始不分勝負,後來落潮時,施瑯座船擱淺,鄭軍乘機集中炮火向施瑯座船猛轟,施瑯右腿被擊傷,清軍旗艦遇險,余船合力進前打退圍攻,救出施瑯。傍晚,清軍撤出戰鬥,退泊西嶼頭,第二天,施瑯總結了昨日海戰失敗的教訓,根據鄭軍船少、清軍船多的特點,制訂出五船結為一隊、圍攻敵一船的“五梅花”戰術。十八日,清軍攻取了虎井、盤桶嶼,隨後又以老弱驕兵之計,小船隊佯攻澎湖內外塹,以分鄭軍兵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