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康熙大帝開創盛世(第3/8頁)

二十二日,清軍強攻澎湖本島,與鄭軍在澎湖海域進行了空前規模的海戰,施瑯將部隊分為三路,命陳蟒率五十艘戰船組成左路船隊,自己率戰船一百三十六艘組成中路船隊,直攻娘媽宮炮壘。清將林賢、朱天貴率先沖入敵陣,各船也爭相靠近敵船,然後以“五梅花”戰術,五艘戰船圍攻敵一艘戰船,澎湖海面炮火矢石如雨,煙火蔽天。戰至下午,南風大作,清軍處於上風,各船揚帆疾進,分割圍殲敵船,銳不可當。經過一整天的激戰,清軍大勝,共擊毀鄭軍大小戰船一百九十艘,殲敵一萬七千余人,而清軍僅亡三百二十九人,傷一千八百余人。劉國軒見大勢已去,率殘部逃回台灣,自此鄭軍主力全部覆沒。

鄭克塽見澎湖失守,精銳喪盡,無力抵禦清軍,只得遣使赴澎湖請降,八月十一日,施瑯率軍到台灣受降。康熙統一台灣後,又開府設縣,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3.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

清軍入關後,黑龍江一帶屢遭沙皇俄國的侵擾。當時清政府忙於攻取江南、平定三藩、收復台灣等,無暇顧及東北黑龍江一帶,給沙俄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機,致使沙俄先後占據雅克薩、尼布楚等地。他們在這些地方修建碉堡,建立殖民地,強征當地居民的賦稅,甚至向清朝發布外交文書,要清朝皇帝向他們稱臣,無理要求中國每年向沙俄進貢白銀四萬兩和絲綢等物品,這一切都遭到了康熙帝的嚴詞拒絕。沙俄於是又增兵雅克薩,修築更多的堡壘據點,並擴大侵略範圍。

三藩平定後,國內政局基本安定。康熙帝認為應適時出兵黑龍江,給沙俄侵略者以應有的回擊,以保衛國家的領土主權不受侵犯。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回盛京沈陽拜謁太祖、太宗陵寢之機,親自到邊境調查情況。他乘船沿松花江北行,詢問由黑龍江逃回來的百姓,打聽那裏的情況,聽到百姓對沙俄的憤怒與咒罵,康熙知道民心思歸,不為沙俄所用,這是擊敗沙俄、保衛邊境的有力保證。經過實地了解,康熙帝對出兵黑龍江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回京後,為了更好地掌握沙俄的實際情況,康熙帝又派都統郎坦率領幾百名健卒,化裝成獵人,深入雅克薩一帶偵察敵情,勘察地形交通。經過一個多月的偵察,郎坦取得了可靠的材料,繪制了地形圖回到北京。

為了永保邊境的長治久安,康熙認為必須在邊境建城駐兵,屯田開荒,修築水路、公路,以加強同內地的聯系,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加強邊境地區的防禦能力。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派兵駐守璦琿等地,任命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派戶部尚書伊桑阿到吉林督造船只,修通水路,擴建陸路,使邊境與北京的聯系幾天就可以通達。康熙帝還諄諄告誡薩布素,要關心和保護好邊民,加強軍民團結。

經過兩年的準備,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帝派彭春為都統,率領陸軍水軍一萬五千人,浩浩蕩蕩開到雅克薩城下,把雅克薩圍了起來,沙俄軍隊經過幾年的準備,把城堡修得十分牢固,彭春觀察了地形之後,在城南築起土山,讓兵士站到土山上往城裏射箭,城裏的俄軍以為清兵要在城南進攻,就把兵力拉到城南。哪知清軍卻在城北隱蔽地方放了火炮,趁城北敵人防守空虛,突然轟起炮來,炮彈在城頭呼嘯著飛向城裏,敵人的城樓被炮彈擊中,燃起了大火。第二天清晨,清軍又在城下堆起柴草,準備放火燒城,俄軍頭目嚇得慌了神在城頭扯起了白旗投降。

攻下雅克薩後,康熙帝告誡薩布素要警惕沙俄軍隊卷土重來。果然,沙俄軍不久探聽到清軍拆了雅克薩城堡後,便出城回到璦琿城的消息,馬上又回到雅克薩,把城堡修築得更加堅固。

於是康熙命令薩布素率軍第二次進攻雅克薩,這次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戰爭持續了三個月,最後沙俄頭子托爾布被擊斃,士兵死亡百分之九十,清軍重新奪回了雅克薩。

隨後,康熙致書沙皇,提出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沙皇因兩次受挫,看到想用武力霸占黑龍江流域毫無希望,只好答應談判,談判中,沙皇代表果洛文使出渾身解數,耍盡了無賴手法,清朝代表索額圖義正詞嚴不卑不亢。最後,果洛文害怕再賴下去,將失去在黑龍江一帶的所有地方,只好接受了中國代表的方案。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月二十四日,中俄雙方在尼布楚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分了兩國邊界,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這是中國歷史上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表明了康熙帝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