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仿徨(第2/7頁)

可是另方面我們檢討印尼立國背景,雖仍不必對蘇加諾同情,至少可以了解此人立場之由來。印尼之小島不論,大島則各有不同特色。土著屬於三百多個不同族群,操一百五十種語言。1945年全民識字率不及百分之十(現已在百分之七十以上)。1955年首次全國大選時,有一百六十八個政黨參加競選(現今只有三個),歷史最悠久的則為印尼共產黨(蘇加諾之黨稱國民黨)。伊斯蘭雖為印尼人民精神團結力量,本身卻分裂為多數政黨,有的只主張以宗教組織參加社會活動,有的則主張以教立國,以教治國。

荷蘭之放棄印尼不如英國之和平退出印度,最初重組殖民地軍隊與印尼作戰,幾經調停停戰之後方接受新時代之現實,蘇加諾亦采機會主義,以軍事行動外交談判達到其完全獨立之目的。但在1950年間及1960年間各地叛亂,大小不已。這種種情形表示印尼過去缺乏組成獨立國家之經驗,此際則尚未樹立新國家立國之宗旨。惟有仇荷反殖民地政策延伸而為反西方,發展而為戰鬥性的民族主義方能掌握左右。蘇加諾機智,表面上反對西方,但仍利用美國懼共心情與之談判。其提倡民族主義又不免引起印尼人之攻擊華裔,因此其政府愈表示親中,人民則加緊排華。

1965年財政失控,通貨膨脹至百分之六百。十月底一部分軍官叛變,自謂肅清軍中與美國中央情報局溝通之將領。大部軍人不為所動,推舉蘇哈托(Suharto)少將為首迅速鎮壓叛變。指斥其為共產黨主使。兩方出進之間引起全國各處暴動。伊斯蘭教青年極力攻擊親共分子及於華裔。事後蘇加諾承認死者八萬七千人。《紐約時報》載死者十萬。亦有專家判斷死者多至七十五萬者。內中華裔罹難人數至今尚在爭執中,有稱多至三十萬者;亦有稱此數絕不可能。

蘇哈托從此為第二位統治者。蘇加諾在軟禁中於1970年逝世。

蘇哈托於1968年正式就任總統。他的政權稱為“新秩序”,又自謂為“在管制下獲得意見一致”(consensus through control)。驟看起來,這也與“督導下之民主”無甚出入。

但是他取得政權之後立即停止對馬來西亞戰事,揭櫫反共宗旨,與西方各國示好,致力於經濟之發展。他雖為伊斯蘭教徒,但竭力抑制伊斯蘭教政治團體,實際以軍立國以軍治國。至今印尼各處地方政府尚在軍人掌握之中。一般說來華裔在他執政期間生活較有保障,有的循著他的經濟發展而成為大亨。因之他被攻擊與他的子女坐受賄賂任華裔壟斷印尼。

新秩序之初期成功基於好幾個有利因素。其經濟方面著重原料物資之輸出,此時適值原油漲價階段。農業方面開始引用改良種籽及化學肥料,一時稱為“綠色革命”者使全國糧食不待輸入已自給自足。而蘇哈托取得政權期間美國正在越戰的過程中,當然對他的反共立場竭力支持。

可是好景不常,以上有利的條件無從持續。80年代以來原油價格長期低迷。農業上的成功,也只有一次有效。而印尼人口雖經過管制,仍在最近二十五年內自一億三千萬增至兩億。目前尚遇旱災,谷類仍待輸入。加以十余年來承受內外壓力,放松進口管制,沿海軍警縱容走私,蘇哈托成為眾怨之尤。

去年夏秋之交的金融風暴使印尼盾在數周之間貶值逾半。但蘇哈托仍不乏政治上的操縱能力。他的政黨組織稱為Golkar,具有職業組合(syndicalism)性質,由軍人、官僚,以及農工商各行業集團組成,經常在大選時獲得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以上之選票。於是由國民參議會選舉總統時,他無疑問的經常當選。(參議院有議員一千人,內中五百人由民選之議會議員充任,約一半代表各地方各行業,由總統及各級政府指派。)蘇哈托今年初就任總統為未曾間斷之第七屆。

不幸印尼已債台高築,因貨幣貶值,外債利息倍增,政府與民間均感困窘。最近所舉外債又多投資於經濟之服務部門,如公路、飛機場、旅遊事業、計程汽車、銀行地產等,一遇經濟蕭條,此等事業本身不能生產,多部等於廢置或周轉不靈。蘇哈托猶且增編政府預算,以擴充刺激經濟繼續成長。但美國不復支持,由克林頓總統親自電話勸止。國際貨幣基金IMF(亦由美國執其牛耳)則拒發緊急貸款。蘇哈托不得已下令增加電費,尚可能影響糧食之津貼。雅加達學生示威,居民暴動,與軍警沖突,死傷數千人。5月15日《紐約時報》印發社論,稱蘇哈托必須下台。他迫於眾議辭總統職,由副總統哈比比(B.J.Habibie)暫代,哈宣告於兩年內由公意及民主方式重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