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易傳》及《淮南鴻烈》中之宇宙論(第3/7頁)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系辭》下,《周易》卷八頁六)

此亦以個人生命之來源為根據,類推萬物之來源。以“男女構精,萬物化生”之事實,類推而定為“天地缊,萬物化醇”之原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益彖》,《周易》卷四頁十四),天地即乾坤陰陽之具體代表也。此二原理,一剛一柔,一施一受,一為萬物之所“資始”,一為萬物之所“資生”。“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系辭》上,《周易》卷七頁十)皆根據男女兩性對於生殖之活動,以說明乾坤。

乾與坤在別方面之關系,《易傳》亦以當時男女在社會之地位與關系為根據,而類推之。《坤彖》雲: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鹹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安貞之吉,應地無疆。(《周易》卷一頁五)

《文言》雲: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周易》卷一頁六至七)

乾陽為主,坤陰為輔。坤陰自為先,則“迷而失道”:從乾陽後,則“得主而有常”。所謂“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男女必須交合而後能生子,陰陽亦必須交合而後能生萬物。《易傳》雲:

泰,……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周易》卷二頁一)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鹹彖》,《周易》卷四頁一)

天地相遇,品物鹹章也。(《姤彖》,《周易》卷五頁二)

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歸妹彖》,《周易》卷五頁十五)

天地即乾坤之具體的表現;乾坤即天地所代表之抽象的原理。“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天地交則生萬物。“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彖》,《周易》卷四頁八)因交則天地雖睽隔而事同,猶男女雖睽隔而志通。

三 【宇宙間諸事物之發展變化】

因乾坤之交感,而乃有萬物,而乃有發展變化。《易傳》曰: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王弼注曰:“天地否結,則雷雨不作;交通感散,雷雨乃作也”)(《解彖》,《周易》卷四頁十一)

天地革而四時成。(《革彖》,《周易》卷五頁九)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系辭》上,《周易》卷七頁四)

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系辭》上,《周易》卷七頁十)

宇宙間諸事物時時革新,時時變化,所謂日新也。

宇宙間諸事物之變化,皆依一定之秩序。《易傳》雲: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豫彖》,《周易》卷二頁六)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彖》,《周易》卷六頁六)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恒彖》,《周易》卷四頁二)

吉兇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系辭》下,《周易》卷八頁一)

此皆謂宇宙間諸事物,皆依一定之秩序,永久進行。《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易傳》所謂“天下之動貞夫一”,正此意也。惟其如此,故宇宙演化,永無止期,故《序卦》雲: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周易》卷九頁八)

四 【宇宙間事物變化之循環】

宇宙間事物時時變化。其變化是循環的。《易傳》雲:

無往不復,天地際也。(《泰象》,《周易》卷二頁一)

終則有始,天行也。(《蠱彖》,《周易》卷二頁九)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復彖》,《周易》卷三頁四)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豐彖》,《周易》卷六頁一)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辭》下,《周易》卷八頁三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