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兩漢之際讖緯及象數之學

一 【緯與讖】

上文謂《月令》未以八卦配入陰陽家之宇宙間架內,蓋八卦本可自成一宇宙間架。西漢經學家以陰陽家之言解釋儒家之經典。《易》本為筮用,其始即為術數之一種,故更易受此種之解釋。所謂《易》緯即照此方向以解《易》者,西漢中葉以後,有緯書出。所謂緯者,對於經而言。緯書之外,又有讖書。《隋書·經籍志》雲:

說者又雲:孔子既敘六經,以明天人之道,知後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別立緯及讖,以遺來世。其書出於前漢,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雲自黃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別有三十篇,雲自初起至於孔子,九聖之所增演,以廣其意。又有七經緯三十六篇,並雲孔子所作。並前合為八十一篇。……然其文辭淺俗,顛倒舛謬,不類聖人之旨。相傳疑世人造為之,後或者又加點竄,非其實錄。(《隋書》卷三十一,同文影殿刊本,頁三十一至三十二)

普通多將緯與讖連言。其實二者本非一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

按儒者多稱讖緯,其實讖自讖,緯自緯,非一類也。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兇;《史記·秦本紀》稱盧生奏錄圖書之語是其始也。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史記·自序》引《易》“失之毫厘,差以千裏”;《漢書·蓋寬饒傳》引《易》“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注者均以為《易》緯之文是也。蓋秦漢以來,去聖日遠,儒者推闡論說,各自成書,與經原不相比附。如伏生《尚書大傳》、董仲舒《春秋陰陽》,核其文體,即是緯書;特以顯有主名,故不能托諸孔子。其他私相撰述,漸雜以術數之言,既不知作者為誰,因附會以神其說。迨彌傳彌失,又益以妖妄之辭,遂與讖合而為一。(見《易》類附錄《易緯》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六頁六十)

《後漢書·張衡傳》謂衡上疏雲:“立言於前,有征於後,……謂之讖書。讖書始出,蓋知之者寡。……成哀之後,乃始聞之。……殆必虛偽之徒,以要世取資。”(《後漢書》卷八十九,同文影殿刊本,頁十二)讖書與緯,不可並論。然緯書中荒誕之部分,實類於讖。蓋皆一種趨勢下之產物也。

二 【所謂象數之學】

緯書今多不存,就其存者觀之,則如《易》緯中所講之《易》理,即宋儒所謂“象數之學”。《左傳·僖公十五年》,韓簡曰:“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左傳》卷五,《四部叢刊》本,頁十九)此謂先有物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此乃與常識相合之說。上篇所講《易傳》,亦言象。如《系辭》雲:“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以制器者尚其象。”(《周易》卷七,《四部叢刊》本,頁九)《易傳》亦言數。如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卷七頁九)但《易傳》系以為有物而後有象。八卦之象,乃伏羲仰觀俯察所得。既有此象,人乃取之以制器。故象雖在人為的物之先,而實在天然的物之後也。此後八卦之地位日益高。講《易》者,漸以為先有數,後有象,最後有物。此點漢人尚未明言,至宋儒始明言之。故所謂象數之學,發達於漢,而大成於宋。

【注】所謂象數之學,初視之似為一大堆迷信,然其用意,亦在於對於宇宙及其中各方面之事物,作一有系統的解釋。其注重“數”、“象”,與希臘之畢達哥拉學派,極多相同之點,茲略述畢達哥拉學派,以資比較。亞裏士多德曰:“這些哲學家(畢達哥拉學派之哲學家)顯然以數目為第一原理,為生存的物之質因(Material cause),且為其改變與永久形狀之形式。數目之原質即奇偶:奇為有限;偶為無限。他們以為“一”自此二者出。(因“一”亦奇亦偶)從一生出一切數目;全宇宙都是數目。此派之別的哲學家說有十原理;他們列之為平行的兩行:

(亞裏士多德《形上學》頁九八六)

德歐真尼斯引亞力山大所述畢達哥拉學派之教義雲:“一Monad為一切物之始。自一生不定的二Indefinite duad,二屬於一;一為二之原因。自一及不定的二生數Numbers;自數生象Signs。自象生構成面積之線。自線生立體。自立體生可見之物。可見之物中有四原質:水,火,風,地。”(Diogenes Laertius,Lives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卷八)柏乃雲:畢達哥拉派學者由理塔斯Eurytos常舉出各種物,如人及馬,之數。並常以小石排為各種形式以表示之。亞力士多德以為畢氏此種程序,與以數入象(如三角形及正方形等)者同。(Burnet,Early Greek Philosophy頁一〇〇)“三角數”Tetraktys之象,相傳即畢氏所發明,“三角數”後有許多種類,但其最早者為“十數之三角數”Tetraktys of thedekad,其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