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隋唐之佛學(上)(第2/13頁)

二 【玄奘之《成唯識論》】

及乎唐代,玄奘對於佛學,又有有系統之介紹。玄奘俗姓陳,緱氏人,生於隋末。年十三出家。以唐太宗貞觀三年(西歷六二九年)赴印度求法,時年二十六。至貞觀十九年(西歷六四五年)歸至長安,於唐高宗麟德元年(西歷六六四年)卒。玄奘一生事業,為介紹世親護法等一派之佛學於中國。自印度返國後,其全部精力皆用於翻譯。實可謂為佛學之忠實的介紹者。然正因其如此,故其所倡導之宗派中,最少中國人思想之傾向。但其教義極有哲學的興趣。今依玄奘之《成唯識論》所說,略述其唯識義,以與上所述有中國人思想傾向之佛學相比較。

(一)唯識教雙離空有

依此派所說,眾生皆有我法二執。我執者,執“我”,為實有;法執者,執“法”,即諸事物,為實有。唯識教之目的,即欲破此二執,顯示二空。二空者,我空法空也。《成唯識論》以為所謂“我”“法”,“但有假立,非實有性”。所謂“我”及“法”之諸現相,“皆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識謂了別”,屬於西洋哲學中所謂與物相對之心。識為能變,“我”“法”為所變。此能變之識有八。此八種識,又可區分為三類,即世親頌所謂“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異熟即謂第八識,思量即謂第七識,了別境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也。

若知“我”“法”為“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非實有性”,則達二空矣。然“我”“法”所依之識是實有,故亦非一切皆空。窺基雲:

由此內識體性非無;心外我法體性非有。便遮外計離心之境實有增執;及遮邪見惡取空者,撥識亦無,損減空執。即離空有,說唯識教。有心外法,輪回生死。覺知一心,生死永棄。(《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藏經》卷四三頁二四三)

謂離心別有外境存在者,是謂“增執”,謂於事實真相有所增也。謂識亦不存在者,是謂“減執”,謂於事實真相有所減也。《成唯識論》以為境無識有所謂“離空有說唯識教也”。然此乃唯識教之第一步說法。究竟言之,識亦系“依他起”,詳下第六目中。

(二)識之四分

《成唯識論》雲:

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彼相應法,應知亦爾。似所緣相,說名相分。似能緣相,說名見分。……相見所依自體名事,即自證分。此若無者,應不自憶心心所法。……若細分別,……復有第四證自證分。此若無者,誰證第三?(卷二,《大藏經》卷三一頁一十)

漏者煩惱之異名。帶有煩惱之識,即有漏識也。“識謂了別。”故“有漏識自體生時”,必了別其所了別,必有能了別及所了別。能了別即能緣,所了別即其能緣之對象,即所緣也。因有能緣,故有所緣。所緣亦識所變也。此外尚有相分見分所依之識之自體對於其自己之知識,名自證分。自證分即識之自覺。其自覺之自覺,則第四證自證分也。

識能變“我”“法”諸相,“變謂識體轉似二分”。(《成唯識論》卷一,《大藏經》卷三一頁一)二分即相分、見分也。“依斯二分,施設我法”,此施設即是假施設也。《成唯識論》雲:

此我法相雖在內識。而由分別似外境現。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緣此執為實有外境。愚夫所計實我實法都無所有,但隨妄情而施設故,說之為假。內識所變似我似法,雖有而非實我法性。然似彼現,故說為假。外境隨情而施設故,非有如識。內識必依因緣生故,非無如境。(卷一,《大藏經》卷三一頁一)

外境非如識之有,內識非如境之無,此所謂離二邊,契中道也。然此亦第一步說法,詳下。

(三)第一能變即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雲:

初能變識,大小乘教,名阿賴耶。此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說名異熟。……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卷二,《大藏經》卷三一頁七至八)

第八阿賴耶識,譯言藏識,因其“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又名異熟識,因其能引生異熟果故。所謂異熟者,謂變異而熟,異時而熟,異類而熟。異熟果者,此所熟之果,乃其因變異所熟,與其因異時異類也。又名種子識,因此中藏有諸法,即世間及出世間一切事物之種子也。

阿賴耶識中之諸法種子,有謂“皆本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成唯識論》卷二,《大藏經》卷三一頁八)此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中俱備,非受其余諸識熏習始有。有謂:“種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無始有故,諸種子無始成就。種子既是習氣異名,習氣必由熏習而有,如麻香氣,華熏故生。”(同上)如麻本無香氣,以華熏之,乃有。不過此所熏及能熏,皆無始以來即有,故諸種子亦自無始以來即成就耳。又有謂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二者始起。”(同上)此即調和以上二說之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