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隋唐之佛學(上)(第4/13頁)

第二能變末那識者,《成唯識論》雲:

次初異熟能變識後,應辯思量能變識相。是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余識故。(卷四,《大藏經》卷三一頁一九)

此為第七識之末那識,“恒審思量,所執我相”,(卷四,《大藏經》卷三一頁二二)故與四種根本煩惱相應。《成唯識論》雲:

此意(即末那)任運恒緣藏識,與四根本煩惱相應。其四者何?謂我癡,我見,並我慢,我愛,是名四種。我癡者,謂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我慢者,謂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我愛者,謂我貪,於所執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此四常起,擾濁內心,令外轉識,恒成雜染。有情由此生死輪回,不能出離,故名煩惱。(卷四,《大藏經》卷三一頁二二)

第三能變前六識者,《成唯識論》雲:

次中思量能變識後,應辯了境能變識相。此識差別總有六種,隨六根境種類異故。謂名眼識,乃至意識。(卷五,《大藏經》卷三一頁二六)

能了境之識有六種,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世親頌雲:

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成唯識論》卷七,《大藏經》卷三一頁三七)

《成唯識論》雲:

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凈諸識生根本故。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親依。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總說之。隨緣現言,顯非常起。緣謂作意、根、境等眾緣,謂五識身,內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境等眾緣和合,方得現前。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外緣合者,有頓漸故。如水濤波,隨緣多少。此等法喻,廣說如經。由五轉識行相粗動,所藉眾緣,時多不具,故起時少,不起時多。第六意識雖亦粗動,而所藉緣無時不具。由違緣故,有時不起。第七八識,行相微細,所藉眾緣,一切時有,故無緣礙,令總不行。(卷七,《大藏經》卷三一頁三七)

阿陀那識,譯言執持,即第八識之別名。第七第八識,無時不在現行之中。眼、耳、鼻、舌、身等五識,則須眾緣和合,方得現前。意識常現起;惟生於無想天者,得無想定者,得滅盡定者,睡眠者,悶絕者,其意識不起。

上述八識,雖俱名識;但前六識,尤有了別之義。《成唯識論》雲:

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余六名識,於六別境,粗動間斷,了別轉故。如《入楞伽》伽他中說:“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卷五,《大藏經》卷三一頁二四)

心意識三義,雖通於八識;但若就各識特別殊勝處言,則第八名心,第七名意,余六名識。

“我”及一切諸“法”,皆此三能變所變。此三能變,不但變此似我似法,第二第三能變且執之以為實有。執似我為實有,名為我執;執似法為實有,名為法執。《成唯識論》雲:

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卷一,《大藏經》卷三一頁二)

又雲:

然諸法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法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法。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蘊處界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法。此二法執,細故難斷。後十地中數數修習,勝法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法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惟在第六意識中有。(卷二,《大藏經》卷三一頁六至七)

第七識執第八識所起之自心相為實我實法;第六識執識所變之五取蘊相,即根身等,為實我,又執識所變蘊處界相,即山河大地等,為實法,此二識實二執之所由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