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節(第2/7頁)

凡特殊的事物,於動時則只有動而無靜,於靜時則只有靜而無動。蓋特殊的事物是此則即為此所決定而不能是彼,是彼則即為彼所決定而不能是此。此所謂“物則不通”也。若太極則動而無動,即於動中亦有靜也。靜而無靜,即於靜中亦有動也。故其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此所謂“神妙萬物”也。

《太極圖說》雲:“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此明太極生陰陽五行,而太極實即在陰陽五行之內。《通書》雲:

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理性命》第二十二,全集卷六頁二)

《太極圖說》謂五行為“五氣”,《通書》謂陰陽為“二氣”。是知濂溪以陰陽五行為皆氣也。《通書》此節題《理性命章》,則所謂一者,即理也,亦即太極也。太極為理,陰陽五行為氣。理氣二觀念,在宋明道學中占甚重要之地位。其意義至朱熹始詳細說明,濂溪蓋發其端焉。依《通書》此節所說,則萬物皆一之所分。所以太極即在萬物之中。所謂“是萬為一,一實萬分”也。

《太極圖說》下文謂陰陽交感,化生萬物。此等特殊的事物,皆有所決定而“不通”;即所謂“萬一各正,小大有定”也。下又謂“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此以人為萬物之靈,稟太極之理,具五行之性。太極之理,為“純粹至善”,故人之性亦本來是善。此人性之本然,即所謂誠。《通書》雲:

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誠》第一,全集卷五頁二至四)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即太極之別名也。

至於惡之來源,則《通書》雲:“誠無為,幾善惡。”(《誠幾德》第三,全集卷五頁十)幾者,動之微,所謂“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聖》第四,全集卷五頁十七)人性本善。但其發動於行事,則未必皆能合乎中。若使發而不合乎中,則此不合乎中者,即是惡也。《通書》雲:

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不達。曰: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乾固。惡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故聖人主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師》第七,全集卷五頁二十一)

陽為剛,陰為柔。人稟陰陽之氣,故性亦有剛柔。剛柔失當,以及“五性感動”之不合中者,皆是惡。故惡是消極的,善是積極的。“幾善惡”,“故君子慎動”。(《慎動》第五,全集卷五頁十九)

《太極圖說》下文謂:“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通書》亦雲:“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人極者,即為人之標準也。中正之重要,已如上述。所以於中正外再加仁義者,《通書》雲:

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成,義也。故聖人在上,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順化》第十一,全集卷五頁二十八)

《太極圖說》下文引《易·系辭》雲:“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綜合觀之,吾人必以中正律己,以仁義治人,而修養以成聖人之方法,則在於主靜。主靜者,濂溪自注雲:“無欲故靜。”《通書》雲:

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聖學》第二十,全集卷五頁三十八)

無欲則靜虛動直者,今舉一例以明之。如孟子雲:“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醜上》)此例為宋明道學家所常舉者。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不假思念,當時即起之惻隱之情,乃系直起;本此而發生之行為,亦是直動。此等直起之念,及本此而發生之行動,無個人利害之見,參於其間,故是公的。故曰“動直則公”也。若此人一轉念,則“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之意,“要譽於鄉黨朋友”之意,相間而起,此等意即是“欲”,其起非系直起,本此而發生之行為,亦不是直動。此等轉念,及由此而起之行動,有個人利害參於其間,故是私的,所謂“私欲”也。語謂初念是聖賢,轉念是禽獸;意義即如此。若吾人心中無欲而靜,則心如明鏡,無事則靜虛,有事則動直。《通書》曰:“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聖》第四,全集卷五頁十五)“寂然不動”即靜虛,“感而遂通”即動直。此為以後宋明道學家所常講者。不過濂溪於此雖說及“欲”,而人之欲在形上學及倫理中之地位,及其與“理”之關系,濂溪尚未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