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張橫渠及二程(第2/10頁)

氣之“聚散攻取”,雖百塗不同,然皆遵循一定的規律。故物之生有一定的次序;一物之成,有一定的結構組織。此所謂“天序”“天秩”也。此即所謂“理”。氣之聚散攻取,皆順是理而不妄。如此說法,則於氣之外,尚須有理。以希臘哲學中之術語說之,則物為質(Matter)而理為式(Form)。質入於式,乃為一個具體的物。不過橫渠於此點,僅略發其端,至於大成,則有待於後起之朱子。

(三)宇宙間之幾種普遍的現象

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皆遵循一定的規律。故宇宙間有幾種普遍的現象。橫渠雲:

氣本之虛,則湛本無形。感而生,則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所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愛惡之情,同出於太虛,而卒歸於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發之間,其神矣夫!(《正蒙·太和篇》,《全集》卷二頁十)

陰陽交感,則氣升降飛揚,聚而有象而成為物。有一物必有與之相反者以對之。此與之相反者,與之立於仇敵之敵位。然相反之物,亦能相成;及氣散則相反相仇之物,又復同歸於太虛,此所謂“和而解”者也。物相反相仇,則有惡之情;相和相成,則有愛之情;此所謂“物欲”也。然此等物欲,亦同出於太虛,終亦復歸於太虛。此為宇宙間之一種普遍的現象。

橫渠又雲:

物無孤立之理。非同異屈伸終始以發明之,則雖物非物也。得有始卒乃成,非同異有無相感,則不見其成。不見其成,則雖物非物,故曰:“屈伸相感而利生焉。”(《正蒙·動物篇》,《全集》卷三頁二)

有一物必有與之相反者。若僅有一孤立的物,則此物即不成其為物。蓋一物之所以為一物,一部分即其對於宇宙間他事物之關系也。此諸關系即構成此物之一部分,使之成為此物,所謂“以發明之”也。物無孤立者;此又為宇宙間之一種普遍的現象。

橫渠又雲:

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正蒙·太和篇》,《全集》卷二頁十)

“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此亦宇宙間之一種普遍的現象。橫渠又雲:“遊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同上頁九)氣本涵有陰陽之性,故其聚而成之物,無無陰陽者。但萬物皆氣聚而成,皆“遊氣紛擾”所合而成質者,何以無一物相肖者,此點橫渠未明言。

橫渠又雲:

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同上)氣散則復聚;聚則復散。氣聚則物成;氣散則物毀。如是循環不息。是亦宇宙間一普遍的現象也。

(四)橫渠所說之天文地理

橫渠《正蒙》中對於天文地理及宇宙間各方面之事物,多有更詳細的討論。茲舉數端,以見《正蒙》所討論範圍之廣大。橫渠雲:

地純陰,凝聚於中;天浮陽,運旋於外;此天地之常體也。恒星不動,純系乎天,與浮陽運旋而不窮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並包乎地者也。(《正蒙·參兩篇》,《全集》卷二頁十)

又雲:

地有升降,日有修短。地雖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氣升降其間,相從而不已也。陽日上地日降而下者,虛也;陽日降地日進而上者,盈也。此一歲寒暑之候也。至於一晝夜之盈虛升降,則以海水潮汐,驗之為信。然間有小大之差,則系日月朔望,其精相感。(《正蒙·參兩篇》,《全集》卷二頁十四)

觀此可見橫渠對於天文地理討論之一斑。歲之所以暑者,即因陽下降,地上升,地面陽氣多,故暑。其所以寒者,即因陽上升,地下降,地面陽氣少,故寒。地在一年之中,有上升時,有下降時;在一晝夜之中,亦有上升時,有下降時。可以潮汐驗之。地升則潮落;地降則潮升。

橫渠又雲:

陰性凝聚;陽性發散。陰聚之;陽必散之;其勢均。散陽為陰累,則相持為雨而降;陰為陽得,則飄揚為雲而升。故雲物班布太虛者,陰為風驅,斂聚而未散者也。凡陰氣凝聚,陽在內者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雷霆;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其聚有遠近虛實,故雷風有小大暴緩。和而散,則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則為戾氣曀霾。陰常散緩,受交於陽,則風雨調,寒暑正。(《正蒙·參兩篇》,《全集》卷二頁十九)

又雲:

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習之而不察者爾。(《正蒙·動物篇》,《全集》卷三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