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換太子,根除隱患

一.乾綱獨斷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又是新的一年。

天地浩瀚無垠,日月輪回不輟,南雁歸來,百草萌發,士農工商各司其業,萬千生靈熙攘奔忙。表面上看這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春天,而大唐王朝卻在悄然間發生了變化——皇帝李治借改易皇後之事發難,從顧命大臣手中奪回大權。此舉不但改變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專權的局面,也打破了大唐建立以來關隴貴族對朝政的壟斷,可謂天翻地覆之變!

伴著清晨第一縷霞光,皇宮承天門緩緩敞開,鐘聲也隨之響起。今日是朝會之期,京司九品以上文武職事官皆來上朝,許多人大半夜就到了,在宮外候了許久,寒暄半晌早聊無可聊;見宮門敞開忙整理衣冠魚貫而入,紛紛攘攘,窸窸窣窣,遠遠望去如一群歸巢的螞蟻;但只是片刻工夫便安靜下來,在嘉德門前按官職排成隊伍,向著太極殿緩緩而行。冠冕如群山,揖動似流雲,朱紫在前青袍在後,魚袋閃耀黼黻(fǔ fú)輝映。雖是數百人同時行進,卻無絲毫交談之聲,官員們低頭看著手中笏板,表情甚是凝重。但也有例外之人,在緋袍銀袋的五品隊伍中有個身形高大、須發灰白的官員,始終在東張西望。

此人姓劉,名仁軌,汴州尉氏縣人,雖已年逾五旬,這卻是他第一次以五品京官的身份參加朝會,不免有些激動;雖知身在朝班應表情嚴肅目不斜視,卻還是忍不住左顧右盼。

其實劉仁軌成名很早,高祖武德年間已入仕,卻因出身寒微名聲不顯。貞觀年間他擔任陳倉縣尉,當地折沖都尉(唐初施行府兵制,兵農合一,地方設折沖府,長官為折沖都尉)橫行不法、欺淩百姓,劉仁軌屢次勸阻無效,一氣之下竟將那名都尉綁到縣衙,一頓皮鞭活活打死。區區九品縣尉打死四品軍府長官,這還了得?李世民震怒,立刻將他鎖拿進京親自審問。面對天子的詰責,劉仁軌不卑不亢據理力爭,李世民不禁贊嘆他的剛毅果敢,結果因禍得福官升一級。此後屢屢升遷,但始終在地方州縣任職,直至李治廢王立武、調整官職,給事中薛元超晉升黃門侍郎,他才得以補缺,來到朝廷中樞任職。

半生辛勞終至通貴之位,劉仁軌甚感欣慰,尤其給事中是門下省要職,負責審議詔書。因而他是抱著對新皇帝的感激來到長安的,可剛一進城風言風語就灌滿了耳朵——上至官寺驛站,下至市井酒肆,人人都在議論。說當今皇上與新冊立的武皇後在先帝之時便有私情,為了改易中宮皇上不惜誣賴王皇後殺害公主、巫蠱魘勝、謀行鴆弑,還差點兒處死顧命大臣;武氏登上後位便攛掇皇上將王皇後、蕭淑妃活活杖殺;殺人還不罷休,又將王皇後改姓“蟒”、蕭淑妃改姓“梟”,把兩家親近族人盡數流放嶺南,手段狠辣至極。聽到這些傳聞劉仁軌熱誠的心漸漸冷了,扳倒擅權之臣雖是好事,但今後何去何從?當今皇帝年輕氣盛,又被壓制多年,行事難免偏頗,而那位武皇後似乎也不是個善人……劉仁軌拿定主意,要在朝會上留心觀察,看看當今這位二十八歲的皇帝究竟何等天資。

朝臣的隊伍緩緩走進太極門,莊嚴的景致漸入眼簾。西面是中書省、舍人院;東面是門下省,是宰相燮理陰陽、日理萬機的政事堂以及弘文館、史館等皇家學術之地;正前方就是雄偉壯峙的大殿了。此刻晨光熹微、霧靄未散,各處樓台殿閣都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越發顯得神聖——三光效祉,五行布序,天樞浩浩,聖謨洋洋;霞光流彩,瓊樓百丈,玉宇祥和,萬姓瞻仰!

望著縹緲的殿閣、蒼翠的松槐、威武的儀衛,劉仁軌又不禁感嘆——上次覲見還是先帝在世時,幾年光景滄海桑田,不但皇帝換了,房玄齡、李靖、張行成、李道宗、薛萬徹……恩恩怨怨本末舛逆,多少名臣良將已作古,物是人非啊!又想到新上司薛元超,年方三十三歲就當了門下省副長官,自己年過五旬還得屈侍一晚輩,實在尷尬。若非薛家與皇帝私交甚厚,元超焉能年紀輕輕居此高位?人跟人不能比啊!

正感慨間已至太極殿前,劉仁軌不敢再胡思亂想,跟著隊伍默默登階,趨步進殿列班站好;黼扆(yǐ)、躡席、熏爐、香案列擺整齊,裏裏外外官員、侍衛、宦臣何止千人,竟無纖毫聲響,盡皆屏息凝神以待聖駕。隨著一聲“皇上駕到”的響亮宣號,典儀唱贊,文武百官大禮參拜:“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伴著跫(qióng)跫的腳步聲,天子李治登臨太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