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換太子,根除隱患(第7/12頁)

“慢著!”武元慶推開孩子的手,板著面孔訓斥道,“長輩未動,輪得到你們吃嗎?還有沒有點兒規矩?老老實實坐著……”

楊夫人手中撚著佛珠,不屑地瞥了他們一眼,冷笑道:“讓他們吃吧,幹嗎委屈孩子?你們這些當老子的平日不管教,臨時在我面前抱佛腳。父為子綱,此乃上行下效。孩子沒教養還不是學你們?當初你們又何嘗懂得尊卑禮數?瞧瞧,這幫孩子一個個黑眉烏嘴的,哪像公侯人家的郎君?吃完飯都去沐浴更衣,從今往後要給我讀書學禮!”其實再思、承嗣他們只是年紀小,沒那麽不堪;況且他們好歹是楊氏名義上的孫子,身為祖母應當疼愛。可她與元慶等人恩怨太深,故而遷怨孫輩,對這些孩子橫豎看不上眼,只將武順的兒子賀蘭敏之視為掌上明珠,反把孫子當作外人。

“母親教訓得對,皆是我等之過。”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元慶、元爽絲毫不敢違拗,赧然稱是。

“現在知道我對,當初又如何待我?這些年來我母女何等苦楚,你們了解嗎?你們問過嗎?”憶起往事楊夫人不禁唏噓,武順忙過來撫著背安慰母親。

眾子侄見此情形都坐不住了,紛紛離席跪倒:“孩兒不肖,曾經慢待您老人家。”

“哼!”楊氏將眼淚一甩,“你們武氏本非詩書禮儀之家,若非我媚兒得聖上之寵,你們這些人誰能混上五品?禮數之道,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你們連孝順都做不到,根子不正,談何功名?如今不加罪反而賞官,實在太便宜你們了!”

元慶、元爽連忙叩首:“母親息怒。”

“唉……”楊夫人嘆口氣,又把話往回收,“罷了,好歹一家人,這是皇後娘娘一番好意。再者老身出於弘農楊氏禮儀之家,大人不記小人過,豈能與爾等一般見識?《法華經》有雲,‘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念佛之人飛鳥禽獸尚且放生,何況你們這群大活人?就當我老人家積德行善吧。只是從今往後你們務必規規矩矩,再不可違拗老身之意。”

武家子侄唯唯諾諾,心裏卻有點兒不服。固然我們做得不好,但您老人家就完美無瑕麽?當年若不是您自恃尊貴,瞧不起前房兒女,自私自利處事不公,又何至於老頭子死後遭大家的白眼?

但風水輪流轉,誰料到她母女今日得勢?莫說受了恩惠,即便不升官,以她母女現在的地位誰敢得罪?大夥唯有默默忍著,由著楊氏作踐。楊夫人眼見眾人的窩囊相,心中越發快意,恨不得把二十年來的陳芝麻爛谷子事兒都抖出來。正說得解氣,忽有婢女來報:“李侍郎之子來拜賀。”

武家子侄不禁咋舌——自楊夫人遷居休祥坊,來拜謁的官員內眷絡繹不絕,王德儉、侯善業之流也罷了,現在連宰相的兒子都來了,面子不小啊!

楊夫人卻一副不疾不徐的姿態,只淡淡道:“有請。”回首又訓斥諸子侄,“還不快起來!都在地上跪著,叫外人瞧見臉上好看呀?”

“是是是。”元慶、惟良等匆忙起身,各歸各位。

不多時便有婢女領來一位青年公子。李義府本是英俊之人,其子李津更是年少風流,雖只二十出頭,但受父親浸染早已通曉世故左右逢源,最近又被選為東宮侍衛,正值春風得意之時;上得堂來便笑呵呵給楊夫人磕頭,又向武家眾人長揖而拜;武家子侄舉止做作,又不擅京城雅言,一個個相形見絀。

楊夫人略微欠身還禮,語氣溫和道:“有勞公子惦念。”

李津似得其父笑臉迎人的真傳,親親熱熱道:“老夫人何必客套?莫說小的我,就是我父親也是您老的晚輩呢!何況夫人乃當今皇後之母,誥命在身尊貴至極,理當受全天下人尊仰。小的冒昧前來還恐失了禮數,叫您老人家笑話呢。”他這張嘴真似抹了蜜一般,句句都是甜的。

“公子過譽。”楊氏雖這麽說,心裏卻大為受用——卑微的日子過久了,二十年沒聽到別人如此恭維自己,這會兒總算找回人上人的感覺,真是揚眉吐氣。

“今日小的奉父親之命前來。一者,夫人受封前來拜賀;二者,聽聞諸位貴戚皆已到京,家父久聞列位賢名,誠心仰慕,可公務繁忙無緣相見,派我先行問候,日後得暇一定相延盤桓。”說著李津再次抱拳施禮。

武元慶等人何嘗有什麽賢名?這不過是客套話,全都沖著皇後的面子。李義府有心攀龍附鳳結好外戚,可他現在是宰相,一上來就跟武家人打得火熱實在不妥,所以打發兒子先跑來逢迎拍馬,蹚蹚這汪水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