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媚娘親蠶母儀天下(第2/11頁)

厭翟者,皇後親蠶所乘之車,朱紅車帳、金漆車輪,雉羽為飾,赤紅駟馬,二十四名駕士,另有六名宦官騎馬左右跟隨。鑾駕後相隔數丈高豎兩面牙門旗,左右領軍衛兵士各一百五十人,皆穿赤地黃花襖,手持桃木殳棒——以桃木為棒,既是護駕,也有辟邪之意。這些兵由兩名折沖都尉統率,兩人身邊各跟著一個繡衣隨從,左右瞭望。隊伍最後再豎兩面牙旗,有監門校尉二人,挎銀色長刀,監察整個隊伍。此乃大唐皇後出行全套鹵簿儀仗!

鹵簿之後有太樂署樂工隨行演奏,分為鼓吹、羽葆、鐃吹、大小橫吹共計五部:棡鼓、金鉦、大鼓、鐃鈸、笙、管、笛、簫等器難計其數,歌工、歌童引吭高唱。再往後貴、賢、德三妃,嬪、婕妤、美人、才人……所有妃嬪、命婦的車馬緊緊相隨,雖是數千人隊伍,錯落有致整整齊齊。絢爛朝陽映照下,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妙音縹緲,鼓樂喧天,猶如八部天龍各顯靈光、瑤池仙母降世臨凡——當真是富貴莫過帝王家!

準備祭壇的官員趕忙退至驛道兩側,一聲不吭低頭侍立。在太樂伴奏下,車駕不疾不徐,仿佛馬蹄都是隨著節奏在動,行至大次轅門前鹵薄儀仗左右列開,命婦的車馬戛然而止;厭翟車卻繼續行進,馭馬者手搖皮鞭、口中呼號,平平穩穩兜了個圈,馬車面南背北這才停下。

下馬的下馬,落車的落車,窸窸窣窣一陣亂,命婦向前、士兵退後,片刻工夫便已各就各位寂然無聲。六尚女官在車駕前排成一列,尚儀向前稟奏:“請皇後娘娘降車!”隨著這聲呼喚在場數千人如風吹麥浪般盡皆折腰;赫然凸顯出三個身影,一溜小跑直至厭翟車前。

範雲仙跑在最前面,趨步疾行滿面喜色,頭上貂尾隨著步伐突突而顫;內仆令、內仆丞緊隨其後,一個毫不猶豫趴倒在車邊,一個小心翼翼掀起車簾,大唐皇後武媚窈窕起身,出現在眾人面前——只見她未施粉黛、不戴釵環,如普通民婦般梳了個髻;身穿一襲黃羅衫,長及兩膝,沒有一絲花紋,下面是同樣樸實無華的黃羅裙。這身服裝名曰“鞠衣”,是皇後親蠶的禮服。

皇後母儀,賢聖有智,養育天下子民。親蠶除了祭祀還要勞動,自然要穿樸素些,但即便這身衣服依舊難掩媚娘天生麗質。在範雲仙攙扶下,她踩著宦官的背輕輕走下來;華蓋傘扇立刻擁過來,她擡手示意大家免禮,昂首仰望朝陽——天公作美晴朗無風,展現母儀之姿的時刻到了!

司言女官立於駟馬之側,向前一步,高宣一字:“興……”(興,起身、起立之意,以興代起有祈求興旺的吉祥含義)

在場所有人施禮已畢默默起身,都低著頭,不敢仰面視主。媚娘則在宦官、宮女引領下入大次休息——參與祭奠先蠶的女官、命婦有很多,大家要抓緊時間各就各位,太常樂工也要安置好樂器,而且那祭壇不是隨便登的,去自己站的位子之前得先向神靈跪拜行禮,需要好一陣子。這段時間總不能讓皇後站一邊等著吧?

帳內陳設簡單,不過是坐床、屏風、幾案、香爐,另外還準備了炭火盆,不過今日暖意融融,用不著了。媚娘喝了一口宮女捧來的清水,盤坐在床閉目養神。在此之前她已在宮中齋戒五日。其中前三日喚作“散齋”,在延嘉殿內室進行;後兩日喚作“致齋”,是在正殿。齋戒之時需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祭祀齋戒之戒葷,並非不吃肉食,而是不吃蔥蒜等刺激氣味之物,避免異味冒犯神明),食不過午。這五天裏媚娘回溯了自己的經歷,從公爵之女到落魄小姐,到先帝才人,到落發尼姑,再到大唐皇後;她這三十二年來走過了世間多少女子一生都無緣經歷的傳奇。而今天她將在自己人生中寫下更靚麗的一筆……

忽而一陣香氣擾了媚娘的思緒,她睜開眼朝外望去,原來是貢神的粟麥熟了。供奉神明的飯自與凡人吃的不同,雖說做飯離不開水火二物,火以供爨(cuàn),水以實罇,但給神明做飯需取火以“陽燧”、取水以“陰鑒”。所謂陽燧、陰鑒皆是圓形銅鏡,陽燧象征太陽,置於陽光下聚光引火;陰鑒象征月亮,置於月光下收取露水。媚娘遠遠望著對面饌幔內那兩面光華閃閃的鏡子,不禁浮想——天之精髓在日月,彼來我往照耀生靈;可惜日月不曾同天,若日月同在陰陽融合,不知世間將何等景象,或許那才真是永不衰竭的盛世吧?

剛想到此處,只見尚儀女官出現在帳前,執笏奏道:“恭請皇後娘娘……”既而側身吩咐,“外辦!”她這半日奔來跑去,指揮諸命婦各就各位,又急急忙忙過來請媚娘,已有些籲籲帶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