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危時計拙”(第2/17頁)

結果,阮大鋮很快就銷聲匿跡了。有人說他在浙江當了和尚。但是關於他的晚年,更加可靠的說法看來是,他全心全意地為清軍出謀劃策、效力盡忠,也許是以此重溫他早年想成為一名軍事英雄的夢想吧。事實上阮大鋮看來是在閩浙邊境一帶幹勁十足地從事這些軍務活動,以致到了撩起書生長袍加入行伍的地步。最後他在福建北部山區的一次艱苦的徒步行軍中摔死了。

不過,阮大鋮的死並沒使袁懋功的議論失去意義。同是在這個告誡勿用阮大鋮的奏章中,袁懋功還提出其他原明朝官員也要受到審查。這些投降的文人既然不能馬上被錄用,就應該遣返回鄉,在那兒他們可以幫助恢復秩序,以防政權落入土豪手中:

伏乞敕下該部,詳查南官在京者,悉令各回原籍,靜聽量材酌用。

在多爾袞實際收到這份奏章的幾個星期之前,錢謙益已經以疾病為由婉言推托了在京城的職務,請求回鄉。雖然多爾袞依舊寵待他,委派兩名王朝官員照料他,準許他利用政府的驛站去南方旅行,但是錢謙益的引退與袁懋功關於許多歸附者的惡劣政治作風的警告,是不無關系的。他的離去標志著像陳之遴這樣的年輕人開始出人頭地,他們既沒有受到以往之黨爭的那麽嚴重的腐蝕,在公眾心目中也沒有與投機性的賣身投靠那樣緊密地聯系起來。

土國寶和太湖復明分子

1646年以後錢謙益的政治引退,並未立即影響清朝與江南地方名流合作的總政策。在最初的松江起義被清軍鎮壓之後,該地區巡撫土國寶開始著手吸引農夫重返家園、糧商重返店鋪。甚至在和平時期,蘇、松、太一帶的糧食都無法自給,而不得不依賴糧商從外省輸入稻谷。1645年發生騷亂,楊文驄部隊劫掠這一地區,太湖“白頭軍”闖入蘇州貨棧,糧商們四散逃命。

這些貨棧在8月份被重新奪回,巡撫土國寶設法查明了其中屯積的一部分谷物“系行商之物,來之不易”,遂將2.3萬石稻谷交付原主,以勸誘蘇州糧商重操舊業。這些措施最初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該地區的經濟穩定,是頗見成效的。

但是,太湖地區吳易復明勢力的繼續存在,阻礙了土國寶力爭江南民眾合作以重建經濟的計劃。吳易曾率部攻打蘇州,失敗後逃入沼澤地帶,重組力量。其他復明分子殘部也加入進來,吳易遂與由周瑞指揮的一支小部隊實行聯合,在長白蕩建立了一個新的復明聯盟中心。據記載,他們於1646年3月2日打了第一次勝仗。那天他們從湖邊突然冒了出來,重占吳江,殺死縣官,掠奪地方。雖然他們很快就放棄了吳江城,但周瑞和吳易的人馬從此就屢屢出擊,更為大膽,終於漸漸地控制了整個太湖東岸。清軍缺乏熟練的水手,無力控制以漁民和走私分子為主體的吳易水軍。1646年5月11日,1000多艘復明分子的戰船再次襲擊吳江城,土國寶得到巡撫吳聖兆指揮的松江軍隊的支援,擊退了他們的進攻,但傷亡慘重。

吳易的事跡傳遍了整個江南,他和周瑞發動軍事攻勢的消息也傳到了浙江魯王的耳中。通過周瑞的僚員戴之俊(他是楊廷樞的學生),太湖的戰士與松江起義中幸存的縉紳復明分子,尤其是當時住在嘉善的陳子龍取得了聯系。部分是通過他們,吳易直接與魯王政權接上了頭。魯王承認他與日俱增的地位,並在同年春天晉封他為長興伯。同時,吳易和周瑞按正規編制組建部隊,刻印任官,建立起一個專門的參議機構,並馬上邀請陳子龍前來參加。

陳子龍接受邀請參加了吳易的幕府,與他自己的兩個弟子王雲和錢漱廣一起,動身前往太湖復明分子的營地。他們在沼澤中一個島上的一所荒廢的書院裏建立了府署,但不久就對他們的使命以及吳易領導的反清戰鬥的勝利前景不抱幻想了。王雲對他們為何馬上離開書院躲避到錢家莊園的理由做了一些暗示,他寫道:“先生私語予曰:長興一世人豪也,闞其意頗輕敵,又幕客皆輕薄之士,諸將惟事剽掠而已,師眾而不整,其又為長蕩乎?”

另一方面,巡撫土國寶依舊把吳易及其部眾看作是對整個江南安全的一個十分現實的威脅,特別是他們有可能突破清朝的東南防線,而與在浙江作戰的南明軍隊取得聯系。事實上,吳易正是決定通過襲擊據說防禦薄弱的嘉善城,來努力突破清朝環繞太湖的封鎖線的。而且,吳易得到消息說,嘉善知縣暗中同情復明事業。吳易便與那位官員聯系,那人建議在嘉善城中雙方秘密會見,專門討論日後聯合起義事宜。以敏捷驍勇出名的吳易顯然沒有懷疑這是一個圈套,冒失地應邀前往。結果他中了埋伏,被清兵捉住。嘉善縣官將他交給杭州府,知府即刻於1646年7月15日在草橋門外處死了這個復明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