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 第三節(第2/5頁)

仿佛是一石擊起千層浪,他話未說完,行轅之內,已是一片嘩然,有幾個參軍立即搖著頭,高聲反對:“不可,不可!據探馬所報,南宮之敵,少則八千,多則上萬,敵眾我寡,況遼人深入我腹地,夜宿豈能無備?談何一擊得手……”

“是啊,我軍若然南下,只怕難以脫身。到時候韓寶、蕭嵐趁虛渡河,大事去矣!”

“信都關系緊切,還是持重些好……”

唐康站在那裏,不斷的用馬鞭輕輕擊打著沙盤的邊緣,一面聽著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都是主張持重,心裏極是不耐,突然聽身後有人厲聲喝道:“前懼狼,後畏虎,打個鳥仗!”

這一聲暴喝,聲音極大,廳中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的聚集到一直站在唐康身後,默然不語的何灌身上。

唐康也是有些意外,他與何灌相處,也有些時日了,知他平日不愛發表己見,此時他心裏也不滿意眾人之見,因緩緩轉身,看著何灌,問道:“何將軍有何主意?”

何灌連忙朝唐康欠身一禮,高聲道:“以下官愚見,都承、太尉實不必如此猶豫難定,如今諸公所懼畏者,不過是怕我軍南下之時,韓寶、蕭嵐趁虛渡河,既然如此,何不幹脆兵分兩路?一路兵馬,拒守苦河,防遼人渡河;一路兵馬,去打南宮!”

唐康、李浩尚未說話,眾參軍已面面相覷,有人立時說道:“這如何使得?吾軍兵力本已不多,再分兵,這……”

“下官卻以為使得!”何灌傲然道。

“願聞其詳?”唐康這時卻來了興趣,揮手止住眾人。

何灌走到沙盤前,用手指著苦河,道:“都承、太尉若信得過下官,下官願立軍令狀,十日之內,讓遼軍匹馬不得渡河!”

唐康才“哦”了一聲,李浩已懷疑的看了何灌一眼,先問道:“你要多少兵馬?”

“下官只要環州義勇足矣!”

李浩見何灌語氣不馴,以為他口出大言,正要發怒,卻聽唐康已先問道:“何將軍,軍中無戲言。你有何本事,能以不足千騎,拒遼軍數萬鐵騎?”

“兵不在多,善用則足。苦河雖小,亦不是處處都可渡河,遼人要渡河,總須找個渡口,只須守住那幾個渡口,遼人也過不來。”

唐康搖搖頭,“那也不少,要把守的渡口,亦有七八個。”

“下官確有辦法,然只能說與都承、太尉聽。”

唐康與李浩對視一眼,卻不即答應,“縱然你果然有良策守河,我軍兵馬已不及南宮之遼軍,少了環州義勇,兵力更弱,如何能保成功?”

“都承又何必一定要擊破南宮的遼軍?”

唐康愣了一下。卻聽何灌又說道:“敵眾我寡,遼軍又是百戰精兵,不可小覷,定要分個勝負,只能自取其辱。所謂夜襲雲雲,更不過求僥幸而已。若只是對付南宮之敵,下官有必勝之策!”

唐康又是驚訝,又是懷疑,問道:“何將軍有何必勝之策?”

何灌環視眾人一眼,淡然說道:“下官以為,南宮的遼軍,能神不知鬼不覺的跑到我們身後,其必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是什麽?!”

“糧少!”何灌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唐康與李浩對視一眼,心裏都已明白過來,這個倒是他們早已想到的,果然,便聽何灌又說道:“遼軍非是肋下生翅,若帶著輜重,豈能不早被我們發覺?若是兵士自帶,他們帶不了多少糧食!既是如此,都承與太尉領兵去打南宮,便不必與他們鬥力,我軍只要緊緊跟著遼軍,彼到東,我亦到東,彼到西,我亦到西,彼行軍,我亦行軍,彼宿營,我亦宿營……只是不與其交鋒,其若來打我,我則退避之,其若不打我,我便又跟上去,總之是要如附骨之蛆,如影隨行,令其不敢攻城,無法分兵劫掠,更加不敢渡河去威脅到神射軍的後方……下官以為,只要拖得十日八日,遼軍糧草將盡,一事無成,到時候縱然令其渡河東去了,亦不足為懼。若能多拖得幾日,待其糧盡,則不戰可勝。”

“何將軍說得輕巧!”李浩冷笑道,“我驍勝軍休說拖他個十日八日,便拖他個十年八年,亦非難事。只是何將軍若守不住苦河,休說十日八日,只恐用不了一兩日,便是遼人不戰可勝了。”

唐康也說道:“李太尉說得不錯,縱依何將軍之策,驍勝軍能拖住南宮之遼軍多久,全取決於何將軍能守苦河守多久!”

“不出奇,何以致勝?兩軍交鋒,總不可能有萬全之策。”何灌坦然迎視著唐康與李浩懷疑的目光,“若都承與太尉願聽聽下官守河之法,下官敢立軍令狀,多了不敢說,只以十日為期,十日之內,若叫深州遼軍渡河,下官願伏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