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 第二節

在向仁多觀國面授機宜之後,仁多保忠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調整各營部屬,他擔心郭元度在知道皇帝手詔的內容後,為了討好皇帝,迫使他帶更多的兵力北進,因此絕口不提這是皇帝的意思,只說奉令行事,需要試探進攻深州一次。眾人心裏雖然懷疑,但他是主將,卻也不能強問他皇帝的手詔內容。郭元度也是聰明人,聽說他要親自帶兵渡河,便起了疑心,但是他樂得要回一大半的兵權,也並不多問,只是暗中令人將此事報知唐康。有幾個參軍對仁多保忠突然要渡河北進深州,十分反對,拼命死諫,但仁多只是不聽,眾人又見郭元度外,主管情報的參軍也不發一言,因知道他是仁多一派的將領,只道仁多掌握了什麽新情報,最終也得做罷。

會議結束後,仁多保忠便率領一百余名親兵,奔赴武邑。眾人揮鞭疾馳,跑了十余裏路,忽聽到身後有人高聲呼喊仁多保忠名諱,眾人皆不知又發生何事,連忙勒馬停下,回頭望去,卻見後面竟有三十余騎正在拼命追趕,待這些人靠近之時,仁多保忠不由皺起了眉頭。

原來仁多保忠以宣撫使司參謀官領兵,與郭元度這些見任領兵大將不同,他做守義公時,是沒有什麽親兵的,平素跟在身邊的那些隨從護衛,人數也不多。不過如他這等身份,自有許多舊部、家丁、莊客,這些也算是久豎恩信的,離開京師時,他挑了一百多名家丁,充當自己的親兵。這便是此時跟在他身邊的這一百余騎人馬,大多是西夏人後代,精於騎射,忠心可靠。自到大名府、阜城,他一路上又募集勇壯之士,如地方遊俠豪士,也從禁軍中選拔了一些人,將他的親兵牙隊,擴充到三百余人。但這次他卻沒有帶這些人,因為他馬上要面臨的,是真刀真槍與遼人對陣,又是敵眾我寡,這些人追隨他時日太短,仁多保忠信他們不過,便將他們留在了阜城。

這三十余騎,便是仁多保忠留在阜城的親兵。他們追趕上來之後,見著仁多保忠,立即翻身下馬,跪拜在地。

“你們來做什麽?”仁多保忠又是意外,又是擔心,以為阜城出了什麽變故。

這三十余人,相互對望,卻不說話。過了一小會,領頭的一人才大聲回道:“俺們來求守義公帶上俺們。”

仁多保忠看了他一眼,認得是在阜城招募的一個流民,叫做劉審之,便是深州武強縣人,原是個屠夫出身,全家逃難至阜城,仁多保忠一日見著他力氣大,又會騎馬,來歷可靠,便招他做了親兵。這劉審之平日是個惹事生非的主,做了仁多保忠的親兵後,還經常偷偷在阜城的酒樓與人鬥酒打架,平時軍棍不知吃了多少,這時他竟來請命,倒讓仁多保忠十分意外。

但仁多保忠卻也沒什麽好顏色給他:“帶上你做甚?莫不成你還想回家去報仇?”

“回守義公,俺沒仇可報。”劉審之跪在地上,高聲回道,“遼狗雖然打下了武強,俺一家老小卻跑得快,俺到現在都沒見過遼狗長啥樣……”

“那你還不給我滾回阜城去?!”仁多保忠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劉審之卻是跪著不動,“還是要求守義公帶上俺們。”

“為何?”

“守義公對俺們不薄,這是俺們報答守義公的機會。”

仁多保忠看著劉審之狡黠的眼珠亂轉,一時不由笑出聲來。劉審之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去看仁多保忠的眼睛,過了好一會,才又放低了聲音,說道:“再者……再者,俺們跟了守義公,不趁這機會搏個富貴功名……”

說到最後,聲音已細如蚊蟲。

仁多保忠又盯著他看了一會,方才轉身上馬,冷冷說道:“你們要不想活了,我也不攔著。既要來,便跟上了。不過有一點,本帥軍令如山,戰場上令行禁止,誰敢出半點差錯,我便砍了誰。今日你們不聽將令,擅自來此,每人五十軍棍,權且記下,回來若還活著,再行補上。”

說罷,一夾馬肚,“駕”的一聲,飛馳而去。劉審之大喜,連忙喊道:“謝守義公。”急急忙忙爬起來,招呼眾人,跳上馬背,拍馬緊緊跟上。

眾人馬不停蹄,當日便到了武邑。第一營都指揮使袁天保、副都指揮使張仙倫、護營虞侯吉巡事先並未接到消息,都是十分意外,倉促出迎。仁多保忠一入軍營,便下令第一營眾將準備渡河船只器械,袁天保、張仙倫、吉巡三人原本都是極力主張北進,救援深州的,但如今深州已失,拱聖軍全軍覆沒,仁多保忠卻突然來到營中,下令要渡河北上,不免個個驚疑。

袁天保傳了仁多保忠軍令,便試探問道:“敢問守公義,咱們這是要開始反攻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