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 第六節(第2/6頁)

“安仁、伯起所言,確有道理。”姚麟點點頭,“不過,若是慕容大總管率軍已與韓寶在安平苦戰,前軍大寨,被為遼軍所圍,旦夕將破,又當如何?!”

劉延慶立時感覺到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自己,卻聽那個姓魏的致果校尉高聲說道:“若是如此,恕小將失言。如今之事,有進無退!小將願領本部第一營為先鋒!”

後一個出列的將領卻笑道:“安仁豈可前後不一,先鋒還是讓給我第五營好。”

劉延慶這才知道,這兩人竟然都是營都指揮使,致果校尉。他正在想這種送死的先鋒有什麽好爭的,卻聽那個魏安仁又說道:“我部是第一營,自當為先鋒。伯起部是第五營,理當殿後。”

“你這是甚麽鳥道理?!”那個叫伯起的登時大怒,反唇相譏道:“要拉出去練練麽?上回是誰被我一槍挑下馬來?”

劉延慶見著那魏安仁頓時羞得脖子都紅了,正想要糟,卻聽姚麟已猛的拍了一下虎威,二人立即安靜下來,姚麟瞪了二人一眼,道:“休要爭吵,此番強攻,非比尋常。便以魏安仁第一營為先鋒。”

那魏安仁連忙高聲回道:“領昭武將令!”說罷,得意的看了那個叫伯起的一眼,退回列中。

姚麟哼了一聲,沒去理他,又說道:“然我軍自冀州帶過來的船只不多,須得架設浮橋,此事便由伯起的第五營來做。為策萬全,須要另募三百勇壯敢死之士,撐船渡河,護衛架設浮橋,為先鋒軍打頭陣。這三百人,亦由伯起去各營挑選。”

“領昭武將令!”

劉延慶見那伯起也領了將令,正松了口氣,卻聽田宗鎧突然站了出來,朝姚麟抱拳欠身說道:“昭武方才說要募三百敢戰士,小將與劉延慶、仁多觀明願隨尉將軍與遼人決一死戰。望昭武成全!”

田宗鎧話音未落,已是將劉延慶驚呆了,他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好。若出來拒絕,那自不免為眾人恥笑;可是他是一點也不想去幹這種買賣。聽著姚麟的布陣,這三百敢戰士,最後能一半活著回來就不錯了。一時劉延慶背上已盡是冷汗。他眼睜睜的望著姚麟,心裏卻是一陣絕望,以他對姚兕的了解,若這兩兄弟性格相似,大概不會因為他們的身份而特意拒絕。這時的他,甚至完全沒有聽到帳中雲翼軍眾將聽到“劉延慶”之名時的低聲驚呼。

不過,出乎他的意料,姚麟說的卻是:“田將軍與仁多將軍可以去,然劉將軍不能去。”

劉延慶頓時心中一陣狂喜,他這才想起來自己的身份,他到底是慕容謙的都行軍參軍……不過,也幸好這“二姚”性格也不是全然一樣。他意外得救,生怕田宗鎧再說什麽,連忙朝姚麟欠了欠身,裝作頗為遺憾的說道:“若小將不能出戰,願以部將劉法代之。”

“渭州蕃騎的劉法麽?”姚麟似乎也吃了一驚,點頭允道:“如此,便依劉將軍之請。”說罷,高聲道:“眾將務必齊心協力,明日大破遼虜!”

散帳之後,因為準備次日大戰,西大營內,顯得十分忙碌。田宗鎧與仁多觀明又來找劉延慶說了會閑話,劉延慶這才知道,今天那兩名雲翼軍營將,都是軍中有名的悍將。那個魏安仁喚作魏瑾,字安仁,是扶風人;叫伯起的喚作尉收,字伯起,是開封人。兩人其實是結拜兄弟,兒女親家,早在綏德之戰時,兩人便已在雲翼軍中,做的都是摯旗,算是過命的交情。田宗鎧又頗以劉延慶明日不能上陣殺敵為憾,很是安慰了他幾句。然後二人便也回營準備。

唐康將劉延慶一行的營帳,安頓在自己的大帳附近,又令人送來酒肉,劉延慶便與眾人一道在帳中吃肉喝酒,又與眾人說了他推薦劉法做先鋒的事。眾人都很是振奮,武騎軍眾人倒還罷了,慕容謙的那些牙兵,好幾個也想去做先鋒,讓劉延慶意外的是,竟連孫七也是躍躍欲試的神情。他思忖到底也不是自己的人馬,更樂得掙個面子,便一概答應下來。吃飽喝足,便有姚麟來傳劉法相見,劉延慶也不去管他,自去見尉收。其時劉延慶在宋軍諸軍中,也算是頗有些名氣,況雲翼軍與拱聖軍,都算“姚家軍”,尉收見著劉延慶,很是遭了些仰慕之意,態度也十分親切,劉延慶一開口提到屬下有人想要加入敢戰士,尉收一聽是慕容謙的牙兵,立時沒口子答應下來。

劉延慶辭了尉收回來,那幾人聽說尉收答應了,都十分雀躍。劉延慶對這些人雖很是不解,但命是別人的,他也不如何操心,只又囑咐那幾人,務必要護衛田烈武與仁多觀明安全。然後回自己的小帳倒頭便睡。

這一覺好睡,直到次日快近卯時,才有慕容謙的牙兵來喚醒他。原來是唐康著人來傳他,他不敢怠慢,忙披了甲去見唐康,其時天色未明,但他到唐康帳外之時,只見整座大營的將士,都已整裝列陣。他這才知道,田宗鎧、仁多觀明與劉法、孫七等人,早已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