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 第六節(第3/6頁)

姚麟的戰術十分簡單,選遣三百精銳護住灘頭陣地。搭好浮橋,精銳的先鋒第一營先行渡河列陣,若能穩固住防線,其余人馬便依次渡河,加入戰鬥,等待龍衛軍渡河。渡河作戰便是如此,人數越少,越不容易發生混亂。這也是沒什麽計謀可言的,遼軍一旦進攻,就只能死戰。可以想見,韓寶絕對會毫不客氣以有備擊無備,以眾擊寡,雲翼軍第一營與那三百敢戰士,絕對是兇多吉少。而對主將來說,把握進兵與退兵的時機,則至關重要。所以在滹沱河這邊,宋軍搭起了一座簡易的高台,供唐康、姚麟觀戰指揮,因為劉延慶是客將,唐康便將他叫上了,一同觀戰。

劉延慶隨著唐康、姚麟登上高台之時,幾乎掩飾不住心中的激動與興奮。

其時已到卯初,天色微亮,高台之下,有三個營的雄壯騎兵整齊的列陣以待,滹沱河南,到處都是飄揚的大鵬展翅戰旗。眺目北望,宋軍的三百敢戰士人馬分乘二十艘小船,已搖櫓至江中,對岸的遼軍攔子馬早已發覺,此起彼伏的角聲在北岸嗚嗚響起,聲傳數裏,至少有數十騎的遼兵在河岸下馬,朝著河中的宋軍射箭。

這卻是劉延慶所不曾想到的。他以為遼兵發現宋軍,會先跑回去向韓寶報信。沒想到卻是分散在四處的攔子馬朝著宋軍渡河處聚集,先行阻礙宋軍。連這一點點時間也要爭取,看來西軍的威名之下,韓寶還是十分忌憚的。

但雲翼軍亦不甘示弱,三百敢戰士尚在江中射箭還擊,且戰且進,後面的第五營便已經有恃無恐的開始搭設浮橋。幾十個士兵劃著幾艘小船至河中,每隔一兩丈,便棄掉一艘船,然後用大鐵鏈將這些相隔幾丈的小船首尾相連,後面跟進的士兵則將一種類似壕橋的東西,鋪到船上。宋軍渡河之處,是一處河面相對開闊但水流卻較平緩的河段,如此只要前面的士兵牽著鐵索,浮橋便也沖不太斜。轉瞬之間,後面的宋軍便已經將六道浮橋搭至了河中央。

而此時,三百敢戰士中,亦有數艘小船已經靠岸。

劉延慶看見從第一條船中跳下一個身影,不由得啊了一聲,伸手使勁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去看時,那人已經躍身上馬,提著長槍,沖向遼軍。他仍是疑心自己看錯,卻聽到旁邊姚麟低聲罵了句粗話。這才愕然問道:“果真是尉將軍?”

唐康與姚麟都是黑著個臉,只有旁邊一個雲翼軍的參軍低聲說道:“那便是尉將軍了。”

劉延慶正目瞪口呆,這邊河邊,第一營的陣前,魏瑾已是策馬沖到河邊,朝著對岸破口大罵。遠遠還可以聽到那邊尉收的哈哈大笑聲。

尉收率隊的三百精兵紛紛靠岸,遼軍的攔子馬便也不再死鬥,丟下幾具屍體,便呼嘯而去。但宋軍這邊絲毫不敢放松,北岸的號角聲,越來越盛,站在高台之上,更可以看見自安平城外,揚起的灰塵。

盡管遼人的號角聲響徹四野,可是對於劉延慶來說,這仍是寂靜的小半個時辰。浮橋的搭架,越往後進展越慢,盡管第五營的士兵們動作已經很快,劉延慶甚至能感覺到他們平時肯定受過這方面的訓練,但是他還是覺得太慢了。河邊的魏瑾更是罵罵咧咧,嘴裏沒有停過。

待到好不容易搭好浮橋,對岸的遼軍,已經清晰可見了。

劉延慶在心裏暗暗估算著遼軍這支前鋒的人數,一面死死的盯著這支遼軍的服色、旗幟,總覺得似曾相識。他與韓寶打的仗,真是不少了。韓寶的遼軍,對他來說,漸漸也變得熟悉起來。不過要分辨遼軍,總是不那麽容易的。過了好一會兒,劉延慶才突然驚呼出聲:“彰湣宮!”

姚麟與唐康都愣了一下,轉頭望著劉延慶,姚麟沉聲問道:“劉將軍是說彰湣宮?韓寶的那只先鋒軍?”

“不錯,錯不了!”劉延慶先是有些遲疑,繼而肯定的點了點頭了,“肯定是彰湣宮!”

姚麟的喉嚨空咽了一下,旋即罵道:“管他娘的什麽宮,魏瑾也不是吃幹飯的。”

站在高處觀戰的感覺,與身在軍陣之中,果然是完全不同。盡管還是有些許緊張,但是當劉延慶的目光落到沿著浮橋行進的雲翼軍身上之時,心裏面不由又安定了許多。每個人都能看到遼軍就在眼前,但是魏瑾與他的第一營並沒有急躁慌亂,也沒有刻意的加快行軍速度——每個人都知道,那樣只會帶來更多的混亂,可是能做到如此從容的軍隊,卻是極難得的。

但遼軍占據著戰場的優勢。除了兵力幾乎多出一半,他們部伍整齊,不急不徐,列陣而來,到達宋軍的正面之後,他們再度從容布陣,並不急於發起進攻,只是靜靜的觀察著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