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 第四節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十九日遼人開始退兵的消息傳至阜城之時,宣台的氣氛還是馬上變得緊張起來。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籌劃了幾個月的事情,很快就要知道結果了。而這成與敗之間,不僅關系著宋遼兩國幾十年的國運,其影響所及天下各國,都能感受得到。

一時之間,從安平到阜城,從饒陽到阜城,從河間府到阜城,從霸州到阜城傳遞消息的士兵,快馬加鞭,塵揚於道,往來不絕。

在這個時候,石越與他的謨臣們,已經根本無暇再去考慮在安平勞軍時發生的事情。而讓石越稍覺意外的是,李舜舉自不用說,便是陳元鳳,也對他十分恭謹。不過他此時也沒有太多精力去琢磨陳元鳳的心思。也許陳元鳳是因為石越落到了他的掌握之中而故意如此;也許他只是害怕呂惠卿而願意暫時與石越和解;也許他有什麽別的目的……但石越此時已不能在這些事情分散精力。

此時沒有什麽比對付遼人更重要。

遼軍的退兵果然不是同時進行的,十月十九日,遼主頒布班師詔,但在安平韓寶看起來似乎一點也不著急,每日的舉動與平時沒有任何區別。而在河間府,遼軍退兵的方式也與以往不同,他們並沒有十萬,甚至數十萬大軍同時行動,而是分批次的逐步退兵。

先行退兵的是遼主的禦帳,皇帝耶律濬與一幹親貴的大臣、勛戚、重要部族首領,在黃皮室軍一萬鐵騎的護衛下,從容歸國。與之同行的,還有眾多親王、貴戚、部族首領的私兵近兩萬騎,以及他們擄獲的財貨子女——這一行人,僅裝載財物的大車連接起來,便有十余裏長,一眼望不到頭,而隨行的宋朝被擄軍民也有數萬之眾。

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行進起來,必然緩慢,而沿途皆有宋軍覷視,並不安全,為了迎接遼主的凱旋,並且防備容城的吳安國,不僅有蕭阿魯帶率興聖宮殘部擔任前鋒,連南京的蕭禧也親自率五千騎前至歸義迎接。而瓦橋的蕭忽古亦派出騎兵,四散戒備,以應付霸州的蔡京、燕超與高陽關的趙隆。

據此前探到的情報,此時留在河間府的,至少還有三萬騎左右的皮室軍與宮分軍。此外還有數量不明的渤海軍、漢軍、部族屬國軍,這一部分軍隊的數量,最多不會超過三萬,也許只有一萬左右。此外,從肅寧至君子館、莫州,至少還有五萬以上被擄的軍民,以及堆積如山的糧草、財貨等輜重,還有隨軍的牛羊——包括遼軍自己帶來充當食物的和他們在河北搶掠所得的,至少有數萬匹。

與安平韓寶的窘迫不同,遼主與耶律信這邊,因為後期糧道的暢通,糧草反而意外的充足,只是再充足也沒有用,因為耶律信根本沒有辦法將糧草運給韓寶。而這些糧草,到最後也不可能帶回國,最終只好付之一炬。這也是當時戰爭常有之事,大量的資源會被浪費,分配永遠不可能合理,這一點,就算是經驗豐富的宋軍,也不能避免。

雖然石越與他的謨臣們的目光始終聚焦在安平的韓寶身上,但是,若這樣坐視耶律濬大搖大擺的回國,便免不了要招致許多的不忿。陳元鳳接連給石越寫了三封劄子,力諫他令河間宋軍與蔡京部自東南兩面出擊,不可輕易縱遼主歸國。李舜舉也數度向石越進言,要他下令蔡京與燕超對遼主進行襲擾。

二人的官職,在宣台眾謨臣中,都是極高的。陳元鳳是宣撫判官、李舜舉是提舉一行事務,都是位在諸總管之上,可以代替宣撫使行使軍事指揮權的,實權甚至更重於宣撫副使。這兩人提出建議,石越也不能隨便置之不理,只好邀集謨臣,連夜密議。

眾人商議許久,終於勉強達成共識。既然耶律信還有大量無法拋棄的輜重,那麽襲擊遼主,就不是當務之急。耶律濬順利回國,實際上反倒是削弱了耶律信的兵力,而且遼主與眾多大臣勛戚歸國,留下來的遼軍就會更無戰意。這是禦駕親征必然的弱點,皇帝親征能激勵士氣,相反,皇帝若先走了,就會釋放出更加強烈的信號。縱使耶律信治軍有道,但是他恐怕也難以令皮室軍與宮衛騎軍以外的部隊維持士氣。況且此時遼軍在瀛、莫、雄州之間,總兵力仍然雄厚,又可以互相支援,此時發動進攻,未必能占到便宜,不如繼續等待,尋找機會襲擊耶律信的輜重。

其實石越頗為了解章惇的為人。此公絕不是會先請示宣台再作戰的人物,既然連他都沉得住氣,沒有此時進攻耶律信,可見他也是認為時機並不合適。即便宣台給他下了命令,也只會招致他的輕視。章惇是絕不會執行這種“亂命”的。至於蔡京就更不用說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有利可圖,蔡京絕不會落人之後,但想讓蔡京和遼軍去拼命,那是斷無可能。此君有的是辦法來應付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