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 第四節(第3/6頁)

橫山蕃軍右軍列著整齊的方陣,朝著遼軍又走了約五十步許,便見那右軍都校斜睥了一眼西邊姚雄的旗令,突然將手一舉,七千步率整齊的停了下來。

陣中,唐康與劉延慶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驚詫之色。

名義上,這七千步卒,此時是歸唐康節制的,但唐康此人,端得的是既有一股狠勁,又拿得起放得下,出陣之前,王厚邀他至中軍自己一道觀戰,他斷然謝絕。而一聽說是要與橫山蕃軍左軍協同作戰後,唐康立即喚來右軍都校,當著眾人之面,將作戰指揮權果斷移交,自己只任監軍之責。這讓王厚十分滿意。他其實也不是真的有多關心唐康的安危,只不過擔心唐康礙事而已,但唐康也頗知進退,主動交出指揮權,這讓原本以為要費一番周折的王厚松了一口氣,對唐康也不禁又要高看一眼。

是人都知道唐康心中必然有不滿的。這是赤裸裸的質疑他的能力。但唐康的確做到了言出必諾。對那右軍都校的指揮絕不幹涉。

這也成全了橫山蕃軍步騎兩軍的默契配合。慕容謙指揮方面,當然不會輕易上陣沖殺,但左軍都校姚雄原本就身兼橫山蕃軍副都指揮使,那步軍都校聽他指揮也聽慣了,橫山蕃軍平時看起來懶懶散散,但此時才顯出來,慕容謙將這一萬數千名蕃漢將士的確操練得令人嘆服,一切命行進止,姚雄那邊旗號一動,這邊立即感覺得到,而那右軍都校一聲令下,這七千步卒之動作嚴整,堪與振武一軍那種強軍相媲美。這等風範,便在左軍那此不可一世的騎兵那兒,唐康等人也不曾感覺到過。

說起來,唐康與這七千步卒,也相處有時,但是,此前他也曾未想過,自己一直節制的,竟然是如此強悍的力量。這種力量平時深藏不露,即使在安平與遼人僵持之時,偶有戰事,唐康也只是覺得不錯而已。直到此時,當真正大戰來臨,面對著強敵,唐康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

此乃虎狼之師!

王厚定然是知道這七千步卒真正實力的,所以他才敢如此重用。此時唐康才想到,這橫山蕃軍右軍雖然減員頗多,但戰鬥損傷並不多,大部分不是自陜西長途行軍前來時已經掉隊,便是到了河北後染上疾病——陜西至河北,當然談不上什麽水土不服,天知道他們是吃了什麽鬼東西還是走了什麽黴運?

唐康心中頗有此百感交集,但他的目光,卻更加陰沉。如此力量,為大宋所用固然好,但是……“好蕃兒!”身後傳來的輕贊聲打斷了唐康的思緒,唐康不用回頭,也知道說話的人是仁多觀明,他一直將田宗鎧與仁多觀明帶在身邊,自從今日一早接到追擊之令時起,田宗鎧就再沒有說過一句話。他的神情,連唐康看了都有些害怕,但是他一直沒有多說什麽。

“確是好蕃兒!”劉延慶也忍不住跟著贊了句,他此刻心情的喜悅,實在無法用言辭來形容。就是剛才,他還在心裏抱怨唐康不該不識好歹,非要跟隨這七千步卒沖鋒陷陣,這可是步軍啊!瞧瞧這此蕃兒身上寒磣的甲胄,而王厚居然打算讓他們打頭陣,劉延慶幾乎懷疑王厚肯定與慕容謙有什麽深仇大恨,隱忍至今,才出手報復。但此刻劉延慶看到了希望。

而且還不止是希望!

第一功啊!打前陣的功勞,總是很大的,他從未幻想過韓寶的首級什麽的,這個功勞,已足以令他心滿意足。果然,還是跟著唐康這樣的衙內好混呀,總能站在看似危險實則安全的地方……臉上雖然還保持鎮定,但在心裏,劉延慶已經樂得要不會說話了。

而且,看樣子,姚雄是打算率騎兵去先沖一陣……這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他的念頭還未轉完,卻見那右軍都校朝他笑了一下,那是個羌化的橫山漢人,身材並不高大,中等個頭,一個黝黑的漢子,會說一口帶著濃重陜西腔的官話,奇怪的是,他卻沒有漢名。也沒人耐心去記他的本名,不論是唐康還是劉延慶,平時都叫他“蕃將軍”。不知道為何,此時這蕃將軍朝他一笑,劉延慶雖然明知道那笑中帶著善意,心裏卻是一沉。

他下意識轉頭,果然,這感覺沒錯!

南邊,至少有數百枚號角,突然同時吹響。

攝人心魄的嗚嗚之聲,響徹滹沱河岸。

遼軍左翼數千名騎兵,紛紛上馬,朝著自己這邊,緩緩逼來。

而更讓劉延慶大驚失色的是,姚雄那邊,也突然停下了腳步。而他身邊的這位“蕃將軍”,卻究然翻身上馬。

只見他神情突然一凜,冷冷的掃視麾下這七千之眾一眼,刷地一聲,拔出佩刀,用橫山羌話高聲吼道:“吾輩何人?!”

便聽七千之眾,一齊狂呼:“橫山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