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喋血行軍路

王陵基:時任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第三十集團軍的底子較為薄弱,這使他經常處於無將可用的窘境。

韓全樸:生於四川省南充市。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時任第七十二軍代軍長。

劉新甫:生於四川省眉山市。第三十集團軍所屬第三十四師參謀長,是一個頗有頭腦和能力的幕僚長。

王纘緒:時任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二十九集團軍總司令,負責防守第六戰區的江湖防線。

橫山勇:先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一期、陸軍大學第二十七期軍刀組。他接任第十一軍司令官時,正是該軍士氣低落、消極作戰的階段。

許國璋: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時任第一五零師師長。第二十九集團軍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戰將,濱湖之戰中,只有他守住了要地。

孫連仲:生於河北省雄縣。原西北軍名將,在台兒莊會戰中聲名顯赫。時任第六戰區代司令長官。

李家鈺:字其相,生於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時任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兼第四十七軍軍長。原本驍勇善戰,但南渡後鬥志和求戰欲望大不如前。

蔣鼎文:字銘三,生於浙江省諸暨市。曾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在河南會戰中,他指揮失當,沒有和湯恩伯形成較好配合,是造成大潰敗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四川內戰時期,楊森曾經做過王陵基的手下敗將,但是就抗戰中的聲名和戰績而言,王陵基已經在跑道上被甩下了好幾圈。

老王的辛酸史,從第一次南嶽會議便已開始,在那次會議上,若沒有陳誠秉公直言,他可就悲劇了。

之後,第三十集團軍得到了短時間的休整,王陵基也很想借此重整旗鼓。代理司令長官薛嶽設宴款待,他即席發言,拍著胸脯說自己出川抗戰並非為升官,也不是抗戰離了他姓王的就不行,而是因為出身軍人,打了一輩子內戰,若不參加這次的抗戰,實在愧為軍人。

王陵基還表示,他是職業軍人,以絕對服從命令為天職,以後將絕對服從薛嶽的指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薛嶽很是高興,便將第八軍也撥歸王陵基指揮。王陵基果不食言,到達武寧戰場後,立即把前鋒調上去,掩護第八軍撤退。

王陵基將集團軍總部設於修水、武寧一線,與日軍形成對峙。日軍多次發起進攻,均被王陵基所擊退。經過整訓的第三十集團軍,已不是人見人欺的軟蛋了。

可是差不差,還得看跟誰比,若是跟第二十軍比,充其量不過是個配角,而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三十集團軍能扮演的,也確實只是這樣的角色。

王陵基太想打一場漂亮仗翻翻身了。

以第九戰區發起冬季攻勢,王陵基來了精神。戰前他為提高部隊素養,特地舉辦了戰地軍官訓練團,自兼團長,對軍官們進行過軍政訓練,自覺對取勝有了那麽一點把握。

攻勢發起之後,王陵基把第三十集團軍整體壓上,但因日軍憑險據守,一時無法取得進展。進入對峙階段,日軍增援了一個聯隊,向第三十集團軍反撲過來。

王陵基下令第七十二軍代軍長韓全樸率部迎擊,結果第七十二軍反被日軍三面包圍,韓全樸背部受傷,一度與總部失去了聯系。

王陵基得報後十分焦急,趕緊把總部直屬團派出,才把第七十二軍掩護下來。

韓全樸跟隨王陵基時間較早,此君有一個跟王陵基相仿的毛病,就是喜歡滿嘴跑火車,比如他既不叫蔣介石為委員長,也不稱其名,而是喚作“蔣二娃”,又說陳誠是蔣介石同母不同父的弟弟,所以才受寵信,其實指揮部隊根本不行,等等。

王陵基愛說大話愛吹牛,可他在打仗方面頗有功底,這一點卻是韓全樸遠遠比不上的——一個軍被人家一個聯隊圍著打,還要靠直屬團去營救,試問這指揮水準能有多高?

假如韓全樸的水平能趕上他跑火車的速度,王陵基的冬季攻勢也許就不至於以敗仗收場了。

韓全樸的水平很爛,但戰後王陵基仍保舉他升任軍長。很多人在背後竊竊私議,認為韓全樸難負軍長重任。王陵基聽到後很是苦悶,他在閑談中說:“劉甫公生前曾告訴我,韓全樸言過其實,不可予以重用,但我還是得重用他。他跟了我這麽多年,不用他,我又能用誰呢?”

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團軍曾包括第八軍,冬季攻勢結束後,第八軍奉命調走,川軍獨撐場面,防線也因此變得薄弱,日軍乘機發起掃蕩。

王陵基經過仔細研究,決定采取誘敵深入戰術,他命令前衛部隊作微弱抵抗之後,便佯裝潰逃,放棄了中心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