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第2/4頁)

在山東地區遊歷的時候,他從泰山一直到瑯邪,東到海邊,看到這一帶兩千裏之間肥沃的土壤,和當地人民接觸,發現他們很有氣概,不大暴露聰明,他認為這是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系的。(10)

在這次旅行以後,不久他就做了郎中的官,有機會跟從漢武帝到各地遊歷。公元前112年,他跟皇帝西到空同(今甘肅岷縣西)。公元前110年又奉使到四川南部,看了秦時蜀郡守李冰所鑿的離碓(今成都都江堰)。回來復命後,又跟皇帝東封泰山,從碣石一直到遼西一帶,經過北邊九原(今內蒙古烏喇特、茂明安二旗之地),回到甘泉(今陜西淳化縣)。在這次旅行中,他觀察了秦朝將軍蒙恬所修的長城,和秦朝所修從九原到甘泉的直道(公路),在《史記·蒙恬列傳》裏說:我到北邊,從直道回來,看到蒙恬所修築的秦長城,和亭、障,他們把山鑿開了,把谷填平了,工程非常浩大,所用的人力可真是不少啊!第二年又跟皇帝到河南、山東,上泰山。這一年黃河決口泛濫,水災嚴重,漢武帝親自在河北濮陽縣黃河決口處主持堵口工程,隨從人員從將軍以下都參加勞動,背著柴木堵口,司馬遷也參加了。決口堵塞以後,漢武帝很高興,就在堵口處建造一所宮殿作紀念,叫作宣房宮。通過這次實踐,司馬遷認識了水的利和害兩個方面,後來就特別在《史記》裏寫了《河渠書》的專門記載。公元前107年,又跟皇帝到河北涿鹿,和當地父老們談論古代黃帝、堯、舜的傳說。(11)

司馬遷一生所遊歷的地方很多,他不是為了遊山玩水,而是有一定的目的——做歷史的調查研究工作。他注意地理環境、人民生活習慣、歷史傳說和著名人物的遺聞軼事,他到處訪問地方長老,隨時記錄,很用功,也很細心,觀察力又很敏銳,就這樣,通過長期的多次的遊歷,不但豐富了文章的詞藻,壯大了文章的氣勢,展開了自己的眼界,開闊了自己的心胸,也積累了無數的寶貴的歷史資料。

為了求得歷史的真實性,司馬遷還通過和史事有關人物的談話,來核對史實。例如趙王遷的情況,在《史記·趙世家》裏,司馬遷說:我聽馮王孫說,趙王遷的母親原來是妓女,趙悼襄王很寵愛她,把嫡子嘉廢了,立遷為王。趙王遷品德很不好,又喜歡聽一些沒有根據的話,把最好的將軍李牧殺了,用無能的郭開做將軍,結果,趙國為秦所滅。這段故事指出了趙國宮廷的情況,和趙王遷的家庭教育影響。又如荊軻刺秦始皇的真實情形,當時目擊者有秦始皇的侍醫夏無且,司馬遷父親的朋友公孫季功、董生都曾和夏無且交遊,《史記》這部分記載看來就是司馬遷從父親那兒聽來的,所以寫得非常生動、精彩。又如《史記·酈生陸賈傳贊》說:平原君(朱建)的兒子和我是好朋友,所以我才能談論這件事。《田叔列傳贊》說:田叔的小兒子田仁是我的好朋友,我所以一並談論他。《衛將軍驃騎列傳贊》說:蘇建對我說,他曾批評大將軍(衛青)地位那樣高,可是國內的賢士大夫沒有稱道大將軍的。希望大將軍能夠像古代名將那樣注意選擇賢人,結交朋友才是。通過衛青部下將領蘇建的話,指出衛青的短處。有些歷史人物的特征,則是聽朋友說的,如《項羽本紀贊》說:我聽周生(周霸)說,舜的眼睛重瞳,項羽也如此。留侯(張良)的相貌,則是看了他的畫像,《留侯世家》說:我以為這個人的相貌一定是魁梧奇偉的,誰知道看了畫像,樣子卻像個漂亮的婦女。孔子說過,用相貌來衡量人的品德,對子羽(澹台滅明字子羽,是孔子的學生,長得很醜,品德卻很好)就不適用。我看留侯也是這樣。有些歷史人物則是根據他自己的直接接觸來描寫的,例如《史記·李將軍(李廣)傳贊》說:我看李將軍,樣子老老實實像個莊稼人,嘴裏說不出話。司馬遷和李廣的孫子李陵同為郎官,所以有機會見到李廣。又如《遊俠傳贊》說:我看郭解,長得不比平常人好,談話也不怎樣出色,但是全國不管是好人、壞人,知道他和不知道他的人,都仰慕他的名聲,講遊俠的都拿他作榜樣。司馬遷是夏陽人,郭解也曾經逃亡在夏陽住過一個時期,因此,司馬遷不止認識了郭解,了解了郭解,還替他寫了傳,通過對郭解的敘述,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憤慨。

在到處遊歷訪問的同時,司馬遷還跟當時著名的學者受學,例如孔子的後代孔安國做博士(教授)的時候,司馬遷向他學習古文《尚書》(《尚書》有古文、今文兩種本子,今文是漢朝當時通行的隸書,古文則是蝌蚪文字。學者講解兩種本子,各有流派師傳)。《史記》裏所記《堯典》《禹貢》《洪範》《微子》《金滕》這些篇,用的都是古文家說。又如董仲舒是當時著名的《春秋》學者,《史記·太史公自序》講孔子作《春秋》的緣故,就是聽董仲舒說的,可見司馬遷也是跟董仲舒受過教的。在朋友中,賈誼的孫子賈嘉最為好學,和司馬遷通信;壺遂是個天文學家,和司馬遷同事,討論過歷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