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族英雄於謙(第2/5頁)

反對於謙的政治力量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宦官,一是權貴。

宦官王振是明英宗的親信,英宗做了皇帝,他也做了內廷的司禮監太監(皇帝私人秘書長)。英宗年輕,什麽事都聽他的,只是宮裏有老祖母管著,朝廷上有三楊當家,王振還不大敢放肆。到了正統五年以後,太皇太後死了,楊榮也死了,楊士奇因為兒子犯法判死罪不管事,楊溥老病,新的宰相名位都較輕,王振便當起家來了,誰也管不住了,英宗叫他作先生,公侯勛貴叫他作翁父,專權納賄,無惡不作。他恨於謙不肯逢迎,正統六年三月,趁於謙入朝的時候,借一個題目,把於謙關在牢裏,判處死刑。關了三個月,找不出於謙的罪狀,只好放了,降官為大理寺少卿。

另一種反對於謙的力量是權貴。照例地方官入朝,是要送禮以至納賄賂給朝廷權貴的。於謙是清官,在山西、河南十九年,父母和兒子住在杭州,老婆留在北京,單身過著極清苦的生活。每次入朝,不但不送禮、納賄,連普通的人事也不送,空手去,空手回,他有一首著名的詩,為河南人民所傳誦:

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他這樣做,老百姓雖然很喜歡,朝廷權貴卻恨死他了。

雖然如此,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卻非常想念於謙,到北京請願要求於謙回去的有一千來起。河南的周王和山西的晉王(皇帝的家族)也說於謙確是好官,朝廷迫於民意,只好讓於謙再回去做巡撫。

這時,山東、陜西鬧災荒,流民逃到河南的有二十幾萬人,於謙請準朝廷,發放河南、懷慶兩府的存糧救濟,又安排田地和耕牛、種子,讓流民安居樂業。

這十九年中,於謙的父母先後死了,照當時禮法,應該辭官在家守孝三年,父母兩喪合計六年。朝廷特別命令他“起復”,不要守孝,回家辦了喪事便復職。

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於謙被召入京,回到兵部左侍郎任上。

第二年發生“土木之變”。

瓦剌是蒙古部族之一,可汗脫脫不花,太師也先,知院阿剌各擁重兵,以也先為最強,各自和明朝通好往來,也經常和明朝發生軍事沖突。照規定,每次來的使臣不超過五十人,明朝政府按照人數給予各種物資,也先為了多得物資,逐年增加使臣到兩千多人,明朝政府要他減少人數,也先不肯。瓦剌的使臣往來,有時還沿途殺掠。到正統末年,也先西破哈密,東破兀良哈,威脅朝鮮,軍事力量日益強大。明朝使臣到瓦剌的,也先提出各種無理要求,使臣怕事,一一答應,回來後又不敢報告,也先看到使臣所答應的事都沒有下落,認為明朝背信,極不高興。正統十四年也先派使臣三千人到北京,還虛報名額,交換的馬匹也大多駑劣,禮部(管對外工作和朝廷禮儀的部)按實有人數計算,對提出要求的物資也只給予五分之一,還減了馬價,也先大怒,決定發兵入侵。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七月,瓦剌大舉入侵,脫脫不花攻遼東,阿剌知院攻宣府(今河北宣化市),也先親自領軍圍大同,參將吳浩戰死,羽書警報,不斷送到北京。

軍事情況緊急,王振決策,由明英宗親自率領軍隊阻擊,朝廷大臣以吏部尚書王直和兵部尚書鄺埜、兵部左侍郎於謙為首堅決反對,王振不聽,命令英宗的弟弟郕王留守,帶領朝廷主要官員和五十萬大軍向大同出發。鄺埜隨軍到前方,於謙留在北京管理部事。

王振的出兵是完全沒有計劃的。他根本不會打仗,卻指揮著五十萬大軍。大同守將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都督石亨等和也先戰於陽和(今山西陽高),為王振的親信監軍太監郭敬所制,胡亂指揮,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石亨、郭敬逃歸。明英宗的大軍到了大同,連日風雨,軍中夜驚,人心恟懼,王振還要向北進軍,郭敬背地裏告訴他敵軍情況,才決定退兵。路上又碰著大雨,王振原來打算取道紫荊關經過他的家鄉蔚州(今河北蔚縣),請明英宗到他家做客的,走了一程,又怕大軍過境,會糟蹋他家的莊稼,又下令取道宣府,這樣一折騰,鬧得軍士暈頭轉向。到宣府時,也先大軍追上襲擊,恭順侯吳克忠拒戰敗死。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帶四萬人迎戰,到鷂兒嶺,敵軍設下埋伏,又全軍覆沒。好容易走到土木堡(今北京市官廳水庫附近),諸將商量進入懷來縣城據守,王振要保護行李輜重,便下令就地宿營。這地方地形高,沒有蔭蔽,無險可守,掘地兩丈還不見水,也先大軍追到,把水源都占據了,軍士又饑又渴,擠成一堆。第二天,也先看到明軍不動,便假裝撤退,王振不知是計,立刻下令移營,陣腳一動,瓦剌騎兵便四面沖鋒,明軍倉皇逃命,陣勢大亂,敵軍沖入,明軍崩潰,死傷達幾十萬人,明朝政府的高級官員五十多人都被敵軍所殺,王振也死在亂軍中。明英宗被敵軍俘擄。這次不光彩的戰役就叫“土木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