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袁世凱為何反對立憲學習明治維新?(第3/7頁)

而歷代皇帝自然也不會滿足於只處理“軍機”,而是以“軍機”為名的全國所有大小事情,所以議政大臣會議和南書房就成空架子了,最終被廢除。內閣是從前朝沿襲下來的,歷史悠久,倒是被保留了下來,不過同樣成了一個空架子,內閣大學士成了榮譽稱號。但皇帝大人要發諭旨,就有了兩種途徑:一種還是按照原來的程序走內閣,公開下發,諭旨內容除了接旨人員,其他官員也知道,稱為明發上諭;而另外一種途徑就是由軍機處直接密封發走,諭旨只有接旨人員知道,對別人是保密的,稱為廷寄,由於它是打著“軍機”的名義,必須由兵部派專人限時送達,從400裏加急到800裏加急不等。

而接到廷寄的官員將來還要把落實情況奏報皇上,一般都是采用“密折專奏”的形式,在通過軍機處中轉之後,與皇帝一對一秘密往來。如此一來,官員們不過是皇上廷寄的執行人和反饋人,幹的還是秘密工作,跟黑社會老大與小弟之間也沒什麽區別。

這就是軍機處,它不是個“處”,而是一套系統,一套高高在上的進行神秘政治的系統,一套讓皇帝的集權獨裁達到頂峰的系統。如果說明代的內閣是國家軍政大權的匯總之地,那麽軍機處除了掌控軍政大權外,還同時是皇帝大人的羽翼和附庸,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實際上是皇帝的“專職秘書處”或者“專用辦公室”。它成為了皇權落地的最佳途徑,十分“扁平化”。從此之後,國家軍政大權,軍機處中轉,皇上自操。

誰也不知道,軍機處的出現,實際上給大清帶來過巨大的損失。就拿當年慈禧的上位來說,表面看來,這是由於鹹豐皇帝只顧貪圖享樂而偶然造成的,但這件事情獨獨發生在清代,和軍機處的出現應該也有著莫大關系:有了軍機處,皇帝大人更加集權獨裁了,並且是在小範圍內集權,他老婆什麽的篡個權自然也就更加容易——只需要搞定她老公即可,沒有明朝以前的丞相作為阻力,也沒有明朝的內閣大臣作為阻力,等到大清的大臣們明白過來時,慈禧的權都已經篡完了,她並不需要付出當年武則天那樣的代價。

而深受其害的還有另外一夥人——大臣。用禦史張瑞蔭的話來說,“自設軍機處,其弊不過有庸臣,斷不至有權臣”。事實正是如此,在軍機處成立之後的100多年間,確實沒有像明代那樣出現過權臣,但也沒有出現過什麽像樣的能臣,能夠在歷史上留下點名號的能臣幾乎絕跡,實在是對得起“庸臣”這兩個字。這也不能怪他們,“臨時工”的身份原本就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平庸的軍機大臣,而那一對一秘密往來的“廷寄”其實就相當於皇帝在官場發動的“文字獄”,因為你不知道皇上對你周邊的同僚發了什麽指令,也不知道同僚們向皇帝秘密匯報了什麽,皇上會不會叫人暗中監視你,同僚會不會背地裏打你的小報告。在這種集權獨裁而又神秘的政治環境之下,官員們也著實很不容易,他們也是“弱勢群體”,那麽就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先閹割,手腳先捆住,多磕頭、少說話而已。

而令人驚奇的是,所有這些都不是軍機處對大清最大的弊病,軍機處最大的弊病是它對制度的傷害,軍機處只是一個臨時的“處”,並不是府,更別說是“部”,卻能指揮大清的國家六部以及整個行政系統,為什麽?因為它是皇帝大人親自成立和直接管理的,只要是屬於皇帝的機構,別說用一個“處”來指揮整個朝廷,給他個仨瓜倆棗都行。這就是說,軍機處集中體現了千百年來君主專制王朝一個極為常見的特色:權隨人走,小權隨小領導走,大權隨大領導走,最高權力隨最高領導皇帝大人走。雍正大人是通過改組組織機構來實現集權——請注意不是只換人馬,而是連組織機構一起換,後果就是朝廷中每一個新設的機構,其實都是在皇帝認為所謂行政系統效率低下和“政令不暢”的情況下,既不裁撤舊的機構,又成立這類新設的“臨時單位”,迅速提高“政令暢通”程度。所以朝廷的機構才會越來越臃腫,權力中心也才會不斷轉移來轉移去,下面官員們的脖子都搖酸了。

當皇帝大人可以借助他手中的權力,反過來創建一套“完整的制度”,然後以“講程序、走流程”的方式來實現集權和獨裁,比如“軍機大臣兼職”它也是一套制度,“廷寄”它也是一套流程,別人又有什麽辦法?地方大員難道就不會模仿?後世難道就不會效仿?

現在讓我們來回想一下,在這場改革之初,慈禧也是拉幾個人,成立了政務處,雖然改革也是人心所向,慈禧也是沒有辦法,她不這麽做,估計大清朝野都還在沉默和忍耐,改革也只能這麽自上而下地發動。但就從權力運作的本身來說,慈禧同志此舉仍然沒有跳出權隨人走的怪圈,人心所向的政務處在本質上也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軍機處”,是皇帝為達到自己目的又一次“制度創新”,而就是一次次的“制度創新”,被賦予了改革的假象。當100多年前的軍機處成立時,人們津津樂道,把這當作了改革;當政務處成立時,人們又津津樂道,把政務處成立本身也當作了改革,卻不知道離改革的本質可能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