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憲宗之死(第3/7頁)

貞元十年(794年),李純與另一宮妃有了次子李惲。貞元十一年(795年)李純與郭氏有了三子李宥,此後李純又接連有了17個兒子。

李純即位的元和元年(806年)八月,長子李寧封為鄧王、次子李惲封為澧王、三子李宥封為遂王,其余十七子也全都封王。在封諸子的同時,郭氏被冊封為貴妃,不過按照常理來講,郭氏出身顯貴,遠非宮女紀氏所能比,其所生的李宥按照年齡來講雖然排行第三,卻與李寧、李惲年齡相差不大,從立嫡不立庶的原則來看,李宥當然應立為太子,其母郭氏也應該立為皇後,然而事情卻不是那麽簡單。

一直到李純去世,郭氏也沒能當上皇後。史書上雖然沒有記載明確的原因,但通過一些蛛絲馬跡的記載,我們還是能找到些原因。首先,郭氏出身高貴,由於特殊的家庭環境及優良的物質生活條件,不少人都是在嬌生慣養中長大,往往會在性格上造成一定的先天缺陷,或者妒悍不遜(如楊玉環),或者驕橫薄情(如安樂公主),從後來郭氏的種種表現來看,這是一個性格具有嚴重缺陷的人,進而造成和李純的感情不和。

除了上述原因,史書記載,李純後宮之中有很多私自寵愛的女人(“後庭多私愛”),他也可能擔心郭氏因為身份原因,當上皇後會幹涉自己寵幸後宮的問題。從李純的子女僅次於李世民和李隆基來看,他希望自己能在嬖艷上具有較大的自由,而且郭氏的祖父郭子儀由於功勛卓著,事實上在肅宗李亨時代就受到猜忌,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李純內心不希望他的後人過多地參與政事,以免在權力上受到制約。

由於郭氏受到遏制不能位居東宮,使得李宥也隨之失寵。元和四年(809年),李純經過慎重的思考,決定采取穩妥的方式,立長子李寧為太子。

在立太子問題上,除了李純隱藏內心深處的想法之外,朝臣們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宰相李絳就上奏李純,認為李純即位四年來還沒有立太子,這會讓很多子嗣產生非分之想(“開窺覦之端”),希望李純盡快做出決定。

李絳上奏建議早立太子,雖然沒有明確指明應該立哪個兒子,但李絳的話中提到了皇子們會有非分之想的問題。顯然這個話題是針對三子李宥的,因為其母郭貴妃的出身和地位高於其他嬪妃,憑借著母親的高貴,李宥是最可能產生非分之想的,這遠不是李寧的母親紀氏所能比的。

李絳雖然沒有明言到底立誰,但從其話語隱含的意思以及那個時代立長不立幼的禮法來看,李絳是支持立長子李寧為太子的。可以說,李純最終決定立長子李寧,朝臣們起到了助推作用。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李純命令吏部具體籌辦太子的冊封儀式。可是天公偏偏不作美,春夏之際陰雨不斷,冊封儀式一直沒有辦法舉行,於是只得改為秋天舉行。可是進入秋天後,仍然是陰雨不斷天無晴日,一直到了冬天十月,太子的冊封儀式才正式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冊封儀式的一再推遲,似乎預示著李寧的太子之位不能長久。在元和六年(811年)十二月,年僅19歲的皇太子李寧因病去世。

李寧的去世使皇帝李純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為此,他一連十三天未能上朝。隨著李寧的去世,冊立新太子一事便提到日程上來,究竟是次子李惲還是三子李宥,不僅是擺在李純面前一道必須做出選擇的題目,而且成為當時各種政治勢力矛盾鬥爭的焦點。

據《舊唐書》記載,當時支持擁立次子李惲的政治力量是以宦官吐突承璀為核心的集團。吐突承璀當時力排眾議,堅決表態支持李惲被立為太子,其目的是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欲以威權自樹”)。不過李純洞悉了吐突承璀的目的後,沒有受他的蠱惑(“賴憲宗明斷不惑”)。但《舊唐書•崔群傳》則記載說,當時李純認為李寧死後,李惲年齡居長,而且又協助自己處理了不少政務,所以有意立李惲為太子。從這個記載來看,李純和吐突承璀傾向一致。

但當時以崔群為代表的朝臣則堅決反對李惲被立為太子,崔群認為,郭貴妃出身高貴,遠非其他出身平凡的宮嬪所能比,所以應該立三子李宥。最初李純是準備讓崔群為李惲作讓表的,但崔群卻表示只有當了太子才有陳讓的禮儀之說,現在李惲不是太子,何來讓表之說?

應該說,崔群當時是代表了諸多朝臣們的意見,最終李純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妥協,而且當時吐突承璀擔任淮南監軍,由於不在京城,正所謂鞭長莫及,所以李純最終同意立遂王李宥為太子,同時改名為李恒,即是大唐帝國的第十二任皇帝唐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