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會昌廢佛(第3/10頁)

在所有的道士中,李瀍最為寵信趙歸真,除了拜他為師之外,還下令在皇宮中單獨為趙歸真修建望仙館,任命趙歸真為左右街道門的教授先生。

趙歸真這個因在敬宗李湛時期經常出入宮廷,向李湛進獻神仙之術的道士,在李昂即位後被貶黜遠地。如今又被新即位的李瀍寵信,於是他利用李瀍癡迷道教和寵信自己的機會,趁機向李瀍宣傳佛教最初並不是中華的土生土長宗教,佛教進入中華是趁機想吞並本土宗教。而且趙歸真認為佛寺廣置田產,蠹耗生靈,於國不利,請求李瀍盡早下令廢除佛教。從後來李瀍大力廢佛來看,趙歸真的蠱惑應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李瀍即位後,趙歸真卷土重來,成為李瀍的座上客,引起了朝廷很多大臣的警惕,言官們多次上疏勸諫李瀍不要過分沉湎於道教的神仙之術,以及過度寵信道士。如宰相李德裕就勸諫李瀍,認為趙歸真是公認的敬宗李湛時期的罪人,所以不宜親近,很多小人見趙歸真這樣的人受到重用,一定會爭相巴結,就好像夜蛾總是圍繞火燭飛舞一樣,希望皇帝陛下能夠引以為戒。

李德裕作為李黨魁首,在皇帝重新起用自己後,依然盡心盡力地做著分內之事,所以在看到皇帝過分崇道之後,他覺得自己有責任進諫皇帝。不過皇帝李瀍給他的回饋似乎讓李德裕感覺自己的進諫有些多余。

面對李德裕的進諫,李瀍並沒有像對待右拾遺王哲那樣動怒,而是告訴李德裕,現在很多人議論趙歸真,自己正想讓大臣們知道他作為皇帝是個什麽態度。在李瀍看來,趙歸真的存在是因為自己閑著沒事兒,想聽趙歸真說說道家的話語,而且李瀍提醒李德裕,自己早就知道趙歸真這個人,只是那個時候不知道叫什麽而已,只是稱作趙煉師。這個人似乎在敬宗李湛時期並沒有什麽大過錯,而自己和他說話是為了去除煩惱,至於軍國大事肯定是要和朝臣們商議,不可能去問一個道士,別說一個趙歸真,就是有一百個趙歸真也不會迷惑自己(“百歸真亦不能相惑”)。

皇帝陛下的話讓李德裕瞬間覺得自己貌似比皇帝還糊塗,所以他立即閉上嘴不再言語,免得落個多管閑事的不是。朝臣們看到宰相李德裕都吃了閉門羹,所以也都選擇沉默不語,任由皇帝陛下寵信趙歸真。

趙歸真在看到朝廷的輿論似乎於己不利後,他擔心自己單槍匹馬勢單力孤,為了進一步邀寵固位,所以又向李瀍推薦了具有“長年之術”的羅浮山道士鄧元起。面對鄧元起的到來,李瀍特意派心腹宦官前往迎接。隨著鄧元起的到來,趙歸真、劉玄靖和鄧元起三人互相勾結在一起,組成了抑佛聯盟,他們共同向李瀍灌輸道家長生不老之說,並排斥和詆毀佛教。

坦白地講,李瀍從篤信道教發展到後來的廢佛,除了他個人的原因之外,以趙歸真為核心的“抑佛聯盟”對他的蠱惑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而當朝宰相李德裕也在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李德裕雖然反對李瀍過分崇道,但他並不反對廢佛。原因在於作為一個頭腦十分清楚的帝國高層官員,他看到了佛教當時已經嚴重在拖國家的後腿,他當然了解沉湎於宗教達到完全忘我不能自拔的程度,將會導致怎樣可怕的結局。事實上,李德裕的一生對佛教和道教始終保持著距離,尤其對佛教一直采取批判態度。從現在的史料記載來看,李德裕作為宰相有責任和義務從國家的最高利益出發,雖然無法成功勸說李瀍從篤信道教中走出來,但可以限制佛教勢力的發展。

李德裕在敬宗李湛時期出任浙西觀察使時,就對當地的宗教發展進行了相關限制。當時徐州節度使王智興為聚斂財富,以為敬宗李湛誕辰祈福為名設置僧壇,廣度僧尼以邀厚利,使江、淮以南的百姓結隊北上落發出家為僧尼。李德裕知道後立即上疏敬宗李湛,認為王智興的做法是在讓江淮地區流失壯丁,而江淮地區又是京城長安的物資保障大後方,如果江淮地區的壯丁流失過多的話,誰來為國家創造財富?最後李德裕提醒李湛,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個偶然事件,而是關系到國家法度的問題。

李德裕在穆宗李恒時期第一次出任浙西觀察使時,就下令拆毀轄境內未經官府登記的佛教廟宇千余座,招提、蘭若(私自建造的寺院)一千四百余間。後來在劍南西川節度使任上,又拆毀浮屠私廬數千所,將它們所占土地還給百姓,而且在成都有的人已經削發為僧,卻又娶妻生子猶如常人,李德裕因此明令禁止,進而保證國家能夠控制足夠的勞動人手,受到朝野的廣泛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