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奇言妙語(第2/22頁)

這期間還發生了“禰衡事件”。

喜歡向朝廷推薦人才的孔融,推薦了憤青禰衡,後者因受曹操怠慢,而在一次夜宴上當場嘲諷了曹操。後來,有人傳言禰衡的行為受到孔融的支持。曹操沒對禰衡下手,而是把他打發去了南方劉表處。

曹操的目標是孔融。

他不擔心孔融威脅自己的統治(當然很多人反對這個說法),他無法接受的僅僅是在首都有一個人,四海青年才俊皆以其為師;這個人的家裏,每天賓客盈門,議論他曹丞相的活動,連自己的兒子找個姑娘也跳出來點評兩句。

事兒麻煩了。

許昌是曹操的,也是孔融的,但歸根結底是曹操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有人網羅孔融的罪名,當然也可以被認為是在曹操的指使下幹的。於是,借此機會,曹操把孔融滿門處死。

處死了?

對,處死了。在被逮捕之前,孔融聽到了四條指責:

在北海為太守時,見皇室有難,招募兵丁,舉動可疑;曾誹謗朝廷;雖為孔子之後,但不遵守禮儀,打扮不修邊幅,嗜酒昏狂;曾口出狂言,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公然說,孩子的誕生,是父母情欲爆發的結果,所以當父母的沒有恩於孩子。

最後一條一經公布,孔融便死定了。

“父母於子無恩論”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孔子的後代孔融說的。

從某種程度上,這句話比後來嵇康的“非湯武而薄周孔”的言論更極端。這句話直接否定了“孝”的意義,而在中國的古代,王朝多標榜“以孝治天下”。

也有另一種可能,孔融說這話是因為對險詐的世道與人心不古的失望。

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孔融說了那句話,“大逆不道”的罪名便成立了。

這是曹操要的。孔融被關進監獄後,給許昌、洛陽和長安的知識界造成巨大震動,人心惶惶。

孔融的兩個孩子卻很平靜。

他們還不到十歲,父親被逮捕的那天,兩個孩子在庭院裏遊戲如故。面對公差,孔融自言自語:“希望這罪行到我這兒就打住,不要連累了孩子!”

大兒子站起身來,對父親說:“爹爹大人,您見到過從樹上掉下來的鳥窩裏還有完整的鳥蛋嗎?”

看著兩個孩子,孔融低下頭。

再擡頭時,孔融的眼裏充滿了淚水。果然,孔融入獄沒兩天,兩個孩子也被逮捕了。

孔融死前寫下一首《臨終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讒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好一個“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孔融作品的文學性雖一般,但畢竟學問和名氣很大,被認為是建安時代的一代宗師。

生不逢時,生不逢時!這是對孔融悲劇的最大感懷。“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這是歷史的評價。

若在清平的治世,孔融想必會幹得更好;但逢三國亂世,並無政治、軍事與謀略之長的他,在不與當權者合作的同時,又喜歡坐在一旁議論時政,自然不為曹操所容。

說到底,孔融之死是性格釀成的悲劇。

這危險的性格來自曹操,更來自孔融自己。

迷惘者禰衡

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衡揚枹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魏武慚而赦之。人性是復雜的,最能在曹操身上體現。

曹丞相是個矛盾體,他既有寬闊的胸懷、沉郁的情緒:“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步出夏門行》)又有不容人之處,如對孔融、對楊修的下手。

曹操所殺的,都是恃才傲物又終不能為自己所用的人。這樣的人物往往都是輕蔑曹操的,包括被曹操借刀所殺的禰衡。

禰衡是平原(今山東臨邑)人,口才好,恃才傲物。

禰衡來到許昌,自負才學的他本以為能一下子把許昌人震住,但沒想到一圈轉悠下來,沒人買他的賬。

禰衡很郁悶,覺得這許昌遍地都是白癡。

因為冥冥中,他始終有一種感覺,認為自己來歷不凡,是天下奇才,所以眼前的現實讓他光火。

這個倒黴的許昌,難道真的沒有伯樂嗎?

這樣一琢磨,他便想到孔融。來許昌前,他就知道這座城市除了有個皇帝有個曹操外,還有個天下青年才俊皆以為師的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