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艱難之開端

1. 從整頓入手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日(1850年3月9日),道光皇帝第四子、時年十九歲的愛新覺羅奕正式即位,以明年為鹹豐元年,大清帝國的第七代君王鹹豐皇帝,就這樣在老皇帝的喪禮之後,和平過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最前沿。

像他的父親道光皇帝一樣,鹹豐皇帝在即位之初也想做個有道明君,他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頒詔求言集思廣益。當時許多朝臣應詔陳言,紛紛上書直諫流弊。

鹹豐皇帝十分明白,老爸在位時,對於采納諫言做得並不到位,甚至達到過十余年間沒有一個人敢於上書直諫的程度。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道光皇帝不能任人唯賢,只信任穆彰阿等幾個有限的大臣。鹹豐皇帝正是針對這種弊端,開始著手進行解決,當時很多朝臣看到新皇帝能夠廣開言路,認為終於找到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於是紛紛在鹹豐皇帝面前表現自己,而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曾國藩。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鹹豐皇帝下達求言令後,曾國藩積極響應,集中論證“今日急務,首在用人”的道理,呼籲鹹豐皇帝要重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曾國藩在奏疏中指出:

今日所當講求者,唯在用人一端耳。方今人才不乏,欲作育而激揚之,端賴我皇上之妙用。大抵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廢一……

曾國藩認為中央的官員們普遍存在畏首畏尾和陷入瑣碎事情兩個弊端,而地方官員則存在敷衍和自滿的弊端,兩種官員的通病則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為此曾國藩提出了“轉移之道”,改變官場的通病,讓官員們成為有用之才。

曾國藩倡導在官員中間營造學習與研究的氛圍,建議鹹豐皇帝要像當年的康熙皇帝一樣,勤於學問,促使儒臣們逐日進講,寒暑不輟,並召見廷臣,輒與往復討論。曾國藩還認為,皇帝應該成為朝臣學習的榜樣,要時時督促各級官吏重視學習,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見無才者,則勖之以學,以痛懲模棱罷軟之習;見有才者,則愈勖之以學,以化其剛愎刻薄之偏。”總的來說,就是要通過學習,提高官員素質,打造一個學習化政府。而且曾國藩預言,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不出十年大清帝國的人才必大有起色。這就是曾國藩提出的“轉移之道”。

有了“轉移之道”這個總則,曾國藩還提出了培養人才的具體方法,他認為各級官吏要遵循保舉、超擢的方法,對自己的下級官吏要經常表揚或者批評,對於政府官員中不稱職者要及時審查清理,而對於有才能者,可以通過“部院各保司員”的辦法選拔,皇帝也可以破格提拔人才,越級重用具有才能的官員。

曾國藩曾有過這樣一番比喻:

蓋償論之,人才譬若禾稼,堂官之教誨,猶種植耘耔也,甄別猶去稂莠也,保舉則猶灌溉也。皇上超擢,譬之甘雨時降,苗勃然興也。

曾國藩的這個比喻,暗指當時的政府官員存在紀律松散,人浮於事,互不負責的嚴重問題。為此他建議各衙門的堂官,必須日日坐班辦公,隨時了解下屬的情況,甚至要了解到下屬情緒的變化。皇帝也按照以此類推之法了解朝廷官員的情況,做到各個部門有什麽樣的人才能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可以破格提拔誰。

對於如何考察官員,曾國藩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了解官員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奏折的形式。曾國藩是針對道光年間無人敢上書言事的情況而特別提出這個觀點的。他當然無法明面指責先帝的過失,只有列舉自大清立國以來,先輩皇帝們是如何采納那些諍臣的建議的例子,這些諍臣因為先輩皇帝知人善任而最終成為名臣,進而希望鹹豐皇帝也能夠效仿他們廣開言路。

曾國藩當時的官職是禮部右侍郎兼兵部右侍郎,屬於不高不低的級別,按照曾國藩當時的年齡,還有晉升的可能,因此他極力呼籲鹹豐皇帝重視人才。可以看出來,除了確實想革新朝廷風氣,曾國藩也有作為漢族官員迫切想受到重用的心理。畢竟從大清立國以來,受重用、身在重要崗位的幾乎都是滿族人。後來的事實證明,曾國藩確實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就是因為在鹹豐皇帝即位之初提出了官員的“轉移之道”,由此開始受到重用,甚至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不僅受到了重用,還成了大清帝國的“中興名臣”。

當時,鹹豐皇帝對曾國藩上書提出的“轉移之道”十分欣賞,立即下詔,百日之後即舉行日講,要求身邊的儒臣們從《朱子全書》和《貞觀政要》中找出治國理政的經驗,並力圖尋求理學大師朱熹的深奧哲理,將唐太宗李世民視為自己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