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下)

暮色將臨,內東門小殿中的會議仍在繼續。

政事堂對上一個五年的成就的總結還沒有結束,接下來的施政方針也在計議。

熊本拿著笏板,出班奏道:“如河南、京兆、大名、太原等府,為一路之中,皆是戶五萬乃至十萬以上,田地數十近百萬畝,足以養軍。而雲南路初定,漢家戶數,僅有一千八百零七戶,四千余丁。其耕牧僅足自用,不足以補軍需。用兵則僅以自保一城,亦難以克敵制勝。”

“嗯。”向太後應了一聲,示意熊本繼續說下去。

“依臣向日所計,昆、理二州,至少各有兩千戶遷入,才能達到稅入和日常支出的平衡,若要支應雲南一路兵馬所需,至少都要達到萬戶方可。而入滇道路沿途諸縣,平均每縣也至少需要五百戶漢人,才能保證過路車馬的日常補給,千戶以上方可確保縣中安定,不虞亂賊。”

“熊卿。”向太後有些不耐煩,“雲南一路,總共要多少戶漢人?”

熊本道:“下則至少需要八千戶,中則需三萬戶,上則多多益善。”

“八千戶……這數目可不少。”

如果是剛開始執政的時候,向太後多半會說“八千戶,不算多啊,一個軍州出二十戶,四百軍州八千戶就滿了。”但現在她已經知道,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但八千戶口,對於穩定雲南路,是必不可少。臣聞韓相公昔年隨王襄敏開拓河湟,第一樁事不是剿滅蕃人,而是設法在當地屯田,種植棉花。只有漢人能在當地穩定下來生活繁衍,這塊土地才能真正屬於中國。”

地方財政長期入不敷出,在有心人的推動下,朝廷上很容易通過放棄那塊土地的決議。

“這個道理,吾明白。此事就交給黃裳去安排,至於戶口遷入,相公,各地的濟養院怎麽樣了。”

韓岡道:“各地濟養院都已經上報修成,中書也已頒發了條貫,具體是否有效,則需等到施行之後方可一觀後效。”

“這件事有相公主持,吾就放心了。這是好事,事關百姓,得做得妥帖了。”

“必不致使陛下憂心。”

濟養院關系到的只是乞丐和流民。對官府來說,只要不死人,怎麽安排都可以,太後也只是順口一提,並沒有太重視。

伸了個懶腰,又喝了口茶,向太後問道,“西北、西南的事都說了,下一個是什麽?”

“是鐵冶之事。”韓岡道:“此事由鄧潤甫稟於陛下。”

“鄧卿,你來說說吧。”

鄧潤甫依言出班,“鋼鐵產量今年繼續增長。東京鐵場,去歲生鐵產量總計二百三十萬石,由於前一年改進了煉鋼法,產鋼量也達到了五萬五千余石。徐州鐵場,生鐵八十萬石。磁州鐵場,生鐵三十萬石,鋼五萬石……”

“磁州的鋼怎麽這麽多?”向太後打斷了鄧潤甫的發言。

東京鐵場的生鐵兩百三十萬石,鋼才五萬多石,而磁州的生鐵產量三十萬,鋼也是五萬石。這個比例未免相差太過懸殊了。

鄧潤甫道:“如今剛剛改進的煉鋼法,正是磁州鐵場的鐵工高虎所創,首先實行於磁州,亦名為高氏煉鋼法。”

這是與現今通行的動植物命名法相類似,以名利誘人,吸引後來者。《本草綱目》至今未成的緣故,有一半是為了要辨別來自四面八方、越來越多的新發現的動植物。

“高氏……”向太後明顯得不太喜歡這個姓氏。

太後的低語從台陛上的那面屏風後傳來,在場的朝臣一時無言。有誰不知道向太後的這個心結,但這也太敏感了一點。

韓岡出班道:“高虎此人祖孫三世經營鐵冶,本人也是久為鐵工,磁州鐵場以其為督工三年,鋼鐵產量年年大幅增長。年前中書有表奏上,表其為官,以酬其功,陛下是許了他的。”

向太後仔細回想了一下,印象中似乎是聽過這件事,“原來如此,吾的確記得。如果這個高氏煉鋼法好,鐵多自是好事,鋼多了那就更好了。”

蘇頌、韓岡領著宰輔一同贊過太後的英明,鄧潤甫繼續列舉今年的鋼鐵行業的成果,最後總結道,“……民間鐵冶難以計算,官營鐵場去年的產量總計五百八十三萬石。比上一年,增加了四十二萬石,增長九個百分點。”

“仿佛沒有去年的增長率高?”向太後一直在認真聽著,聽到最後一句,立刻發問:“記得去年是百分之十一吧?”

“陛下明察,那是因為去年年初江南東路的太平州【馬鞍山】鐵場完工,並開始出鐵了。”

“這樣啊。”太後恍然,道,“沒有新鐵場出鐵,去年還能增加百分之九,當真是難能可貴了。”

章惇看著太後與參知政事之間的對話,突然間覺得有幾分怪異的感覺浮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