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戰略戰術性混合作戰

鉗形攻擊與大支隊

一支軍隊在戰鬥時,可能需要支隊執行某些任務。這些支隊很可能成為決定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支隊的建立,也就成了戰爭中極為重要又特別微妙的問題。

一個強大的支隊,如果應用得當,及時加入戰爭,則能產生重大作用,反之,則是莫大的危險。腓特烈大帝認為,為帥之道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要善於促使敵人組建這種支隊,然後一舉殲滅它,或者乘虛攻擊敵人主力。

過多地派出支隊,往往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因而很多人認為,不派支隊也可以。如果總將軍隊集中在一起,當然能給人以安全感,但是,在為了達到預期目的而又需要派出支隊時,就應該果斷地派出,只是要注意,派出的支隊數量不能過多。

這種支隊通常有以下幾種。

1.由幾個軍組成的大支隊,鉗制攻擊遠離敵軍主力作戰地區的某要點。

2.掩護主力作戰地區的要點,以及擔任圍攻任務、警衛次要基地、保衛受威脅的作戰線。

3.為作戰正面組成的大支隊,直接配合主力。

4.在相當距離上派出的小支隊,擔任突然襲擊某些據點的任務,如果行動成功將對戰局產生影響。

鉗制攻擊是在戰區邊緣采取的輔助行動,遠離主要作戰地區。有人卻認為,鉗制攻擊是獲勝的靈丹妙藥。他們認為的這種鉗制攻擊只有在以下兩種情況才是可行的:被派出的這個支隊,由於距離太遠,不可能用於其他地方;被派出的這個支隊能在當地獲得人民的大力支持,這應該屬於政治範疇。

1805年,拿破侖占領那不勒斯和漢諾威,反法聯軍決定將他趕出意大利和漢諾威。為了實施這兩個離心遠征,聯軍共派出了近6萬人。正當聯軍向歐洲的兩端集中時,拿破侖卻將他的部隊全部撤出了那不勒斯和漢諾威,他的將領聖西爾與馬塞納在弗留爾會合,貝爾納多特離開漢諾威,前往烏爾姆和奧斯特利茨。之後,拿破侖又毫不費力地再次占領了那不勒斯和漢諾威。這就是鉗制作戰失敗的戰例。

接下來我要舉一個鉗制進攻取得勝利的戰例。1793年,法國內戰時,如果聯軍能派出一支由2萬精兵組成的支隊在旺代登陸,那將會比在土倫、萊茵河上、比利時所進行的毫無戰果的攻擊有效得多。鉗制攻擊在某些時候,可能會起到決定作用。

我已經說過,在主力部隊的作戰地區,人們也經常采用大支隊作戰。即使對這種大的獨立支隊使用不當時所產生的危險要大於不利的鉗制攻擊,但是,如果使用得當,這種大支隊執行輔助任務往往是有益的,有時也是完全必要的。

這種大支隊主要分為永久性的和臨時性的。永久性的大支隊所處的方向,有時候往往與主力戰線方向相反,並將在整個戰局中都在該方向上進行機動。臨時性的大支隊,經常用於對某個戰役施加影響。

第一類支隊中,首要的是獨立部隊,它的任務是用於組建戰略預備隊,或者是掩護有可能遭受敵人攻擊的作戰線和退卻線。例如,當俄軍想要越過巴爾幹山脈作戰時,他們一定會留下一部分兵力,執行監視舒姆拉、魯什丘克和多瑙河谷地的任務。這說明,某些情況下,難免要有一個雙重的戰略正面,這時候派出一個相當兵力的支隊,可用來對付留在後方的部分敵軍。

當法軍渡過阿迪傑河後,想要保持蒂羅爾和弗留爾雙重戰略正面時,他們不論向哪一面實施主要突擊,都必須向另一面派出一個可阻擋敵軍的支隊,否則敵人就有可能切斷他們的交通線。西班牙的邊境,也為西班牙提供了建立雙重戰略正面的便利條件,一個正面掩護直達馬德裏的道路,另一個則可以薩拉戈薩或加利西亞為基地。無論想向哪一方面機動,都必須在另一面留下一個支隊,兵力應不少於敵人在此方向的兵力。

對於這種情況,戰場越擴大越有利,支隊的速度越高越有利。拿破侖在1797年的戰局,就是這個結論的最佳詮釋。當拿破侖向諾裏克阿爾卑斯山移動時,他不得不在阿迪傑河河谷留下一個1.5萬人的支隊鉗制蒂羅爾,但他冒著被切斷退卻線的危險,也要將這個支隊抽去協助主力作戰,原因就是他不願意將部隊對分成兩半,以免被各個擊破。他堅信,只要兵力集中,就能獲得勝利。他認為,在自己的兵力集中後,敵人的支隊對他的交通線的暫時攻擊不構成太大的威脅。

組建大型快速臨時支隊的目的為:

1.威脅敵人作戰線,迫使其退卻,或掩護己方的作戰線。

2.截擊敵軍一部分,阻止它與主力會合,或者保障己方增援部隊的集結。

3.監視和鉗制大部分敵軍,同時突擊另一部分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