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戰略戰術性混合作戰(第4/8頁)

有時候,也可采用在同一正面上兵分兩路渡河的方式。1796年,莫羅和儒爾當就是這樣渡河的。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可以使軍隊擁有兩條退卻線;缺點在於,從敵人正面兩端進攻,可能造成敵人向中央集中兵力的局面,而將兩支渡河軍隊各個擊破。如果敵軍將領善於利用這個弱點,那麽渡河方就將承受巨大損失。對此,我的建議是,力求將主力集中於一路,渡河之後再將兩路軍隊集中在內線。如果儒爾當和莫羅能夠這樣做,就能在多瑙佛特會合了,也可在巴伐利亞建立奇功,而不至於被人趕回萊茵河了。

撤退和追擊

撤退是一切戰爭行動中最艱難的。德·利涅親王[1]曾斷言,他未曾見過一支撤退的軍隊能在撤退中獲得成功。事實上,讓一個極富經驗的將領下令撤退是非常艱難的。因為這需要考慮因交戰失敗的軍隊的體力和士氣狀況,撤退秩序的維持難度,混亂可能導致的極大惡果,等等。

我能為你們提供什麽準則呢?是在夜幕的掩護下撤退?當還可以有秩序的後撤時,是否不必等到最後就脫離戰場呢?是否需要趁夜急行軍,盡量拉開與敵人的距離,或是在半路停下來,做出準備再戰的仗勢?每一種方法如果運用恰當都可能有利,而如果運用不當,每一種方法都可能將軍隊推入深淵。如果說戰爭理論也有無能為力的一面,那麽在撤退問題上,它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了。

你本想拼命作戰至夜幕降臨,打算趁夜逃脫,沒想到等不到天黑,你已經全軍覆沒了;可以撤退時,你又不知道采用什麽方法,才能避免軍隊的崩潰;哪怕你打算盡早撤退,卻又有可能恰恰在敵人停止進攻時已經潰敗。撤退會使軍隊喪失信心,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決定的撤退,總會有人指責下令撤退的將領。誰能保證在敵人追擊下,撤退不會演變成潰退呢?

撤退時,要考慮是否進行強行軍,這也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倉促的行動有時會導致全軍覆滅,有時也能令軍隊獲救。關於這個問題,比較中肯的意見為:如果軍隊數量相當龐大,最好不要采用強行軍,可組織兵力較多的後衛部隊遲滯敵軍的先頭部隊,它可爭取到一定的時間。

通常,根據撤退的原因可將撤退分為不同的種類。有的在交戰還未開始,為了誘敵到達一處對其不利的位置,而引兵後退,這種撤退更應該算是一種謹慎的機動。1805年,拿破侖從威紹退往布爾諾,就是為了將敵人吸引至對自己有利的地點。同樣,威靈頓從卡特爾布拉退往滑鐵盧,其目的也是一樣。

有時,為了防守翼側或退卻線被敵人威脅的某個點,即使沒有失敗,也需要撤退,在貧瘠地區距離補給中心過遠時,為了靠近補給中心,也必須撤退,而那種交戰失敗後,被迫實行的撤退則最為常見。另外,這些原因可能會隨著地形特點、經過的距離,以及敵人可能設置的障礙而有所變化。

在敵國境內實施撤退是特別危險的,撤退的起點距離邊界和作戰基地越遠,則退卻越發困難,部隊的處境也更加危險。

關於歷史上成功的撤退的記載不多。就我們所知的,安東尼在米底戰敗時的撤退,非常艱苦;朱利安皇帝最後被巴爾特人趕上;查理八世從那不勒斯返回也是不光彩的;德貝利斯元帥從布拉格撤退也沒有表面上那麽風光;普魯士國王在解除奧爾米茨之圍、奇襲霍赫基希之後所進行的撤退還算不上遠距離撤退;等等。

俄軍從涅曼河退向莫斯科,稱得上是這一方面的經典戰例。俄軍行軍將近1000千米,而且後邊還有像拿破侖和繆拉這樣的對手,但是俄軍未被擊敗。俄軍這次的行動,得益於部隊驚人的信念和堅韌剛毅的精神,這是需要我們銘記的。再來看看拿破侖從莫斯科的撤退,對他本人,這是一場失敗,對撤退而論,這次撤退令法軍在克拉斯諾耶和別列津納贏得了榮譽。

撤退距離的長短,所經地區的性質,所經地區的資源,敵人所能構成的障礙,部隊的士氣,主帥的巧妙部署,都是決定撤退行動成敗的主要因素。如果有兩支軍隊,一支在本國境內向補給線撤退,而另一支軍隊在敵國境內撤退,那麽前者要比後者更有利,因為它更容易保持兵力的集中,維持良好的秩序,撤退會更加順利。1812年,法軍從莫斯科退往涅曼時,既缺少補給,又沒有騎兵和馬匹,而當其敵人從涅曼退回莫斯科時,因為是在自己國內行動,既有充足的補給,又得到了騎兵的掩護,所以,法軍想像俄軍一樣井然有序地撤退,當然是不可能的。

一般,統帥在部署撤退時,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