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戰略戰術性混合作戰(第2/8頁)

4.攔截敵人運輸給養物資的大型車隊,掩護己方的供應運輸車隊順利到達目的地。

5.聲東擊西,誘使敵人向另一方向運動,以保障在目標方向上的作戰獲得勝利。

6.攻擊或圍攻敵人大要塞時,堵截和圍困要塞內的敵軍。

7.當敵人後退時,在其退卻線上攻占一個重要據點。

不管這些目標多麽誘人,都必須承認,這些只是次要目標,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決定點上,所以要避免派出過多的支隊。須知,分散兵力是兵家大忌,歷史上,不少統帥都曾因為未能集中使用兵力而失敗。

例如,彼得大帝曾使用一個加強支隊,殲滅了由萊文豪普特指揮的一個龐大車隊,從而掀起了殲滅查理十二的序幕。維拉爾曾擊敗了由阿爾貝馬爾大公率領的那個強大支隊。在圍攻奧爾米茨時,由於供應縱隊被對手消滅,腓特烈大帝不得不放棄摩拉維亞。1760年,在蘭茨胡特的弗凱支隊和1759年在馬克桑的芬克支隊都證明,派遣支隊是難以避免的,而且派遣支隊也難免會遇到危險。

而旺代在庫爾姆的慘敗,更證明,不要冒失地使用支隊。派遣支隊,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必須給予支隊支援。芬克支隊,正是因為未獲得支援而被殲滅的。

在主力作戰地區采取鉗制攻擊,如果能將敵人吸引到我軍所期望的點上,同時又能使我軍在另一點上集中主力,依照計劃實施決定性突擊,這種鉗制攻擊就是很有利的。這時,不但要令誘敵的支隊避免與敵人真正交戰,而且要讓它盡快支援主力作戰。

1800年,莫羅派出左翼部隊從克爾向拉什塔特前進,自己率主力直撲斯托卡赫,為的就是掩護自己的主力。結果,左翼部隊在預定點上露面後,就經布裏茲高返回主力的中心位置。

1805年,拿破侖占領維也納後,派貝爾納多特前往伊格勞,為了震懾波希米亞,對費迪南德大公在當地集結的軍隊施加壓力,他又派支隊進攻普萊斯特堡,威逼匈牙利。之後,他再將這些部隊調回布爾諾,支援在當地的決定性突擊,最終大獲全勝。

從這些戰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於這些情況多變的機動,是很難歸納出絕對準則的。因為這類行動的成功,還受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已經說過,唯一能確定的準則就是,盡可能少地派出支隊,一旦支隊完成任務,就要迅速地將它調回。另外,對支隊指揮官的指示應該詳細而準確,這就有賴於參謀的才能。在運用支隊時,要注意:絕不能忽視符合戰術的任何措施;善於借助陣地加強支隊的力量;一個支隊要避免同力量懸殊的敵軍苦戰;盡可能地快速運動,可以保證支隊安全。另外,戰術和野戰築城的原則,對支隊和主力部隊一樣適用。

對於實施奇襲的小型支隊,我也有一些戰例要與讀者分享。1828年,俄軍為了奪取布爾加斯灣的錫濟波利,發動了一次奇襲。錫濟波利的守軍在倉促間建立起薄弱的防禦,如果奇襲成功,俄軍就可在巴爾幹外圍得到一個支撐點,在此建立倉庫,支援之後的翻越山脈的主力軍隊;如果失敗,這支小分隊也可以乘船撤離。

1796年,奧軍為攻占克爾,趁莫羅從巴伐利亞返回時,實施奇襲破壞橋梁,如果這次行動沒有失敗,小分隊就可以取得其極其重大的戰果。

這些行動的風險小,收效大,也不會對主力造成什麽損害,因此,它總是受人青睞。

冒險派出一支由幾百人組成的輕裝部隊,前往敵人作戰地區,雖然不會對己方軍隊造成什麽大的損失,卻可以使敵人蒙受巨大損失。這也屬於奇襲小型支隊範疇。1807年、1812年、1813年,俄軍派出的小型支隊,曾給拿破侖制造了不少麻煩,幾次切斷他的全部交通線,令他屢屢受挫。

對這類作戰,其指揮官一定要智勇雙全,善於遊擊。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不僅要給敵人造成嚴重的損失,還要奮力保護己方不遭受任何無益的傷亡。一般來說,為了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危險,“遊擊戰士”必須兼具機智與靈活,這比勇氣更重要。

渡河

本節所討論的渡河,針對的是像多瑙河、萊茵河、波河、易北河、奧得河、維斯瓦河、因河、提契諾河等大河流,這關乎戰略戰術問題。

至於架橋技術,屬於工兵知識的範疇,我不打算在這方面浪費筆墨,我主要研究渡河涉及攻擊軍事陣地和實施軍事機動方面的問題。

渡河是一種戰術行動,但在決定渡河點時,它又與整個戰爭區的軍事行動密切相關。1800年,莫羅在萊茵河畔的行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說明這個論斷。拿破侖希望莫羅能在沙夫豪森渡過萊茵河,插入克賴後方,到達烏爾姆,切斷克賴向奧地利退卻的道路,最後將他逼到美因河。可是,莫羅已經在巴勒占領了一個橋頭堡,為了方便,他主張從敵人正面渡河,而不是從敵人左翼進行迂回。莫羅看重的是戰術上的便利,而拿破侖看到的是戰略上的利益,莫羅為了保持局部的成功,不願意冒險,盡管這個冒險背後是一決定性勝利。同年,拿破侖渡過波河,卻證明了渡河點的選擇,對戰略的影響至關重要。法軍預備隊本可沿著波河左岸指向都靈,或者是在克萊桑提諾渡河,然後指向熱那亞,而拿破侖卻主張渡過提契諾河,進入米蘭,與另一支大軍在蒙塞會合,之後在皮亞琴察渡過波河。拿破侖這樣做是因為他深信,這樣會趕在梅拉斯前面。1805年,在多瑙佛特和因戈爾施塔特渡過多瑙河的戰例,也與1800年很相似,拿破侖選擇的方向,葬送了馬克和他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