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軍隊的戰鬥部署和單獨或聯合使用三個兵種(第2/9頁)

總而言之,最理想的軍隊編制一直困擾著戰爭勤務,因為在戰爭進程中,我們很難保持原有建制,隨著事態的發展,我們在一定程度上總是要不斷優化部隊部署。

再以布洛涅軍團為例,似乎它的編制已經趨於完善,中央一路由蘇爾特指揮,右翼由達武指揮,左翼由內伊率領,預備隊由拉納統領。不包括禁衛軍和擲彈兵,該軍團一共下轄13個步兵師。在軍團的右側是貝爾納多特和馬爾蒙的2個軍,左側是奧熱羅軍團,他們可以隨時采取行動。可是,渡過多瑙河後,內伊的部隊只剩下2個師,軍團的主力也分散了,完美的隊形也毫無用處了。

我不否認經常變換部署有利於迷惑敵人,這種好處與戰鬥隊形保持相對穩定的優點,是可以統一起來的。例如,用於機動的師和兩翼、中央聯結起來,即增強這些部分的兵力,那麽就能使敵人無法得知,到底與之交戰的該軍兵力到底有多少。這種部署,既利於司令部的統一指揮,又能迷惑敵人。

說到底,不論軍隊有多少兵力,分成多少部分,以軍為主的建制將成為所有大國的一種規範。

時代在變化,部隊的部署也在改變,預備隊和輕騎兵從屬於不同的步兵軍,戰鬥線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過去,戰鬥線通常是由兩線組成的,現在,在兩線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預備隊。隨著戰鬥規模的擴大,以及騎兵的加入,戰鬥線往往不止兩線。

但無論如何,兩線部署依然是步兵的經典部署方式,兩線隊形(不包括預備隊)的穩定性極佳,足以應付各種情況,是一種相當適宜的隊形。

軍隊的習慣部署因為現代軍隊體系的影響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徹底拋棄腓特烈大帝等前人的經驗,因為過去的一部分方法還是可以繼續沿用的。例如,即使我們已經不再認為將騎兵部署在軍隊兩翼是一條基本原則了,但對於一支五六萬人的軍隊來說,尤其是在其中央地形特別不適於騎兵作戰時,位於中央的步兵把騎兵部署在戰鬥線後,兩翼的步兵將騎兵部署在各自翼側,將騎兵預備隊分成三部分,成為中央和兩翼的預備隊,那這就是最理想的陣形。騎兵也能行動自如地支援戰鬥線出現危險的地方。

現在,炮兵仍像過去一樣分布於整個正面,這是因為,每個師都擁有炮兵。但是,我必須指出,炮兵最好根據需要來部署,因為集中總是比分散有利的。現在,關於炮兵部署的準則還很少,我也只能概括地提出幾點建議:

1.騎炮兵應該部署在便於向各方向運動處。

2.步炮兵,尤其是陣地炮兵,應該部署在有溝壕和掩護的地區,這樣才能避免遭受敵人騎兵的突襲。

3.炮兵不能部署在居高臨下的位置上,相反,它應該在較為平坦或坡度平緩的山崗上。

4.騎炮兵從屬於騎兵部隊,為了迅速搶占要地,最好能每個軍都擁有騎炮兵。炮兵預備隊,也應該擁有騎炮兵,以便能快速支援各地。

5.防禦時,必須把大口徑的火炮置於正面,這時,炮兵要炮擊敵人拖延時間,並在敵人內部造成混亂。

6.防禦時,將炮兵平均地部署在整條防線上不是沒道理的,因為打退每個點上的敵軍很重要,但是,這樣做也有其弊端,由於地形條件和敵人的意圖,敵人可能會將其主力集中在某一翼側或中央。

7.進攻時,把炮兵集中在決定性點上,可以有效地突破敵人防線,有利於攻擊,取得戰爭的勝利。

關於在戰鬥中如何部署炮兵,我將在後文中詳細介紹。

步兵的部署和使用

步兵的重要性,已經不用我再強調了,它身為主要兵種,占軍隊80%的兵力,又是攻城和堅守陣地的主力。步兵是制勝的主要手段,但是,它也必須得到騎兵和炮兵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勝。沒有它們的協助,步兵常常會陷入危險,即使取得勝利,也是損失巨大的勝利。

關於一線配置和縱深配置的爭論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自拿破侖在西班牙戰爭和滑鐵盧戰爭後,爭論又開始了,針對這個問題,我也要談談我的看法。

勞埃德提出步兵應該有配備長矛的第四列隊,以便於進攻時實施更有力的突擊,防禦時擁有更大的抗擊力。凡是有點經驗的軍人都明白,三列展開的隊形很難有秩序地運動,若是再加上一列,非但不能增強力量,反而會妨礙作戰。我很驚訝,有過戰爭經驗的勞埃德怎麽能想出這種方法。須知,交戰雙方的部隊很少離得很近,長矛優勢是很難施展的。防禦時,增加這麽一列,只能減小正面的寬度,進而縮小活力;進攻時,它又不利於部隊的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