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軍隊的戰鬥部署和單獨或聯合使用三個兵種(第4/9頁)

對於這些部署,我很難得出結論,哪一種最好,哪一種最差。我唯一能承認的規則是,對進攻而言,兼具機動性、攻擊力、耐力的隊形最好;對於防禦而言,兼具耐力及火力的隊形更有用。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有待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是,一支成縱隊部署的、不開槍射擊的、最英勇的進攻部隊,面對一支展開成線式隊形、可在5分鐘內連續發射2000~3000發子彈的部隊,它能堅持多久。最近的幾次戰爭中,俄國、法國、普魯士的縱隊,常常一彈不發,靠著刺刀占領敵人的陣地,這是靠強攻的沖擊力和巨大的精神意志作用贏得的勝利。但是在塔拉韋拉、布薩科、阿爾伯埃拉等地,面對英國步兵的火力和頑強的鬥志,法軍縱隊的刺刀再也無法取勝了。

但我並未因此得出結論稱,要堅決依靠淺近隊形和火力。如果說在我所熟悉的交戰中,法軍總是過於縱深地集中在一處,那麽它在四面敵人攻擊之下,遭到致命襲擊,也就不足為怪了。要評判淺近隊形或火力對半深遠隊形的優勢,就需要反復觀察變成強擊縱隊的軍隊對展開線式隊形的軍隊直接沖擊後可能產生的各種變化。在我親身經歷多的戰鬥中,這樣的小型縱隊總是能獲得勝利。

此外,當為沖擊陣地而向前運動時,可否輕易變換隊形呢?可否以展開的線式隊形接近陣地呢?我想,誰都不會對此回答說:可以。如果為了占領堅固設防的陣地,而投入二三十個營,將它們展開成線式隊形,以縱列或以連為單位進行射擊,這將讓軍隊在敵陣前面亂成一團,這些部隊永遠摸不到陣地前沿,更別說要占領陣地了。

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出:

1.進攻時,深遠隊形危險較大,而半深遠隊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2.攻占陣地時,最理想的部署是,以營為單位構成的強擊縱隊,但也應該考慮適當地縮短縱深,以便發揮火力。此外,需要部署大量散兵和騎兵以掩護、支援縱隊。

3.防禦時,第一線成展開隊形,第二線成縱隊隊形很有利。

4.是否能成功運用這些隊形,取決於將帥的才幹。

自本書問世以來,武器又有了許多新發明,這些發明對攻擊時采用展開隊形是很有利的。盡管武器的進步很大,但這也無法改變軍隊部署的方式,我很難想出一種比縱隊更好的攻擊陣地的隊形了。關鍵還是在於將領能否根據實際情況和地形條件綜合利用隊形。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戰術最大的難題就是選擇部隊戰鬥部署方法,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想用一種絕對的體系去解決這個難題,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同戰場的地形條件是不同的,有的地方,即使20萬人展開線式隊形,部隊也可行動自由,如法國的香檳等地,有的地方,哪怕是極少的部隊也難以展開,如意大利、瑞士、萊茵河河谷等地。部隊對各種機動的熟練程度,部隊的裝備,全軍的民族氣質,都會對部署產生影響。

俄國步兵紀律嚴明,熟悉各種機動,當他們運動時,哪怕戰線再長也能保持秩序。所以,俄國步兵所能采用的體系,是法國和普魯士軍隊所無法效仿的。

要盡可能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探討:

1.敵人射程外最好的行動方式。

2.最好的沖擊方式。

3.最好的防禦戰鬥隊形。

針對這幾個問題,我認為對部隊的訓練,需要參照如下標準。

1.成營縱隊向中央運動,如果條件允許,可在射程外展開成一線,或者在必要時能以縱隊隊形進攻敵人。

2.以每線上部署8~10個營展開和並列的線式隊形運動。

3.以營為單位形成正方形隊形,這種斷續的線式隊形,比連續的線式隊形更便利。

4.以連為單位地繞翼側前進。

5.以小方陣或線式或正方形隊形前進。

6.以不同的運動方式變換正面。

7.成連縱隊變換正面,以達到不展開面變換隊形,這種方式更方便,也不易受地形條件限制。

各種前進運動中,在無危險情況下,以連為單位的側敵行軍是最簡便的。如果地形平坦,這種運動最易取得成功。如果在地層斷裂處行動,它也很方便。它的弊端是,過分地分散了戰鬥線。如果通過訓練使官兵習慣這種運動,並嚴格訓練向導和旗手,就能有效地避免混亂。我唯一擔心的是,如此分散的單位會遭敵騎兵的猛烈沖擊。但是,通過偵察,或者在接近敵人的地方改變隊形,或者只在通過兩軍相隔的中間地帶才采用這種地形,是可以避免危險的。

一旦敵人有靠近的跡象,就需要迅速變換隊形,但要注意,不管采取什麽預防措施,這些機動只適用於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