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索姆河戰役(第5/6頁)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索姆河戰役實際上已經陷入僵局。此時,凡爾登也處於僵局之中。同樣,意大利是僵局,東線也是僵局。

背景:辭舊迎新

奧匈帝國的皇帝患了感冒,體溫忽高忽低。1916年11月,弗朗茨·約瑟夫已經86歲了,離他69年加冕禮只剩下幾周時間。在歐洲的君主中,只有路易十四的在位期比他的長。

他是個思維狹隘的人,喜歡回憶往昔,有些呆板(他拒絕用電話和汽車),但他在許多方面都算得上是個簡樸善良的人。他一生所做的,就是堅守他那位意志堅強的母親給他定下的規矩。睡前,他要跪下祈禱。早晨一起床,他再次跪下。他盲目地供奉著那些他視為自己義務的東西,從來不考慮他如此的真誠供奉到底能有多少好處。即使年老、咳嗽、高燒折磨著他,他還是在淩晨3點30分醒來,在太陽升起前坐在自己書桌前。除了幾次短暫的中斷外,他會一直工作到晚上,掙紮著管理自己的帝國,這個由他的祖先開創的帝國已經有1000年的歷史,此時正在逐漸坍塌。

厄運的陰雲籠罩著曾經快樂得有些放蕩的維也納。弗朗茨·約瑟夫宏偉的美泉宮(Schonbrunn),連同哈布斯堡王朝的光彩,漸漸地變得陰暗、憂郁。帝國的首相最近被一名社會主義分子刺殺。

病情越來越重,但老人家仍然拒絕休息。累了,他把頭貼在桌面上,鋼筆落到地板上。過了一會兒,他恢復精神,再次開始處理文書,或者接受下一個官方訪客。最後,人們不得不違背他的意願,把他送到床上去休息。“我仍然有工作要做,”他抱怨道,“明早3點30分叫醒我。”那天晚上,他做了最後的禮拜式。他失去了知覺,安靜地死了。

他的死應該算是1916年死去的人中最從容的一個;他不必再看到大戰給世界帶來的悲慘,他是絕對不會感到愉快的。基欽納在6月份過世,他的死也具有類似的性質,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他是溺水而死的,他死的時候還擔任著英國戰爭大臣,但是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失敗的戰爭大臣。他異常獨裁的工作方式完全不適合做內閣成員,保留他的內閣職位是因為他在公眾中有英雄的聲望。由於倫敦沒有人需要他,所以他才能自由地接受俄國沙皇的邀請去訪問俄國。他因乘坐的戰艦沉沒而淹死,他的死具有勇士之死的味道,他應該比較喜歡這種死法。如果他不死,他的未來肯定會與奧地利皇帝一樣充滿了失望。

12月29日,有一個奇異的人物死去了。那天晚上,修道士拉斯普廷拜訪了俄國親王費利克斯·尤蘇波夫(Felix Yusupov),尤蘇波夫是沙皇侄女艾瑞娜的丈夫,他繼承的遺產比羅曼諾夫家族的還要豐厚。這位年輕的貴族過著相當墮落的生活,追求各式各樣的性滿足。早在1915年,他就覺得拉斯普廷正威脅著現行的政治體制,而他的家族是這個政治體制的最大受益者。這個念頭纏繞著他,他感到不堪重負。所以,他下決心殺死拉斯普廷。他慢慢地聚集起一個小同謀組織,其中有年輕的大公爵德米特裏·羅曼諾夫(Dmitri Romanov),此人是沙皇的表兄。

雖然有許多種說法,但據稱吸引拉斯普廷夜晚去王宮的原因是尤蘇波夫暗示美麗的艾瑞娜將在王宮侍候他。這個說法能解釋為什麽那個按世俗標準略顯汙穢的修道士到達王宮時,身穿著絲綢上衣,靴子打磨得發亮,散發著濃重的香水味。有一種說法是,他到達後,有人給他大量酒喝,他還吃了許多糖果,那酒和那糖果都加入了氰化鉀。也有其他說法,負責下毒的人由於太緊張而把烹飪用的粉末當作毒藥用了。下毒的說法難以自圓其說:那天晚上,給拉斯普廷吃喝的目的好像只是為了使他處於迷糊狀態。拉斯普廷聽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音樂,又跳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舞蹈,他不僅沒有死的樣子,反而建議去彼得堡的妓院逛一逛。

尤蘇波夫說旁邊一間屋裏有一個鑲著鉆石的十字架,拉斯普廷很感興趣,起身要去看,尤蘇波夫拔出左輪槍,向拉斯普廷背部開槍。拉斯普廷倒在地板上,好像是死了。

尤蘇波夫和藏在樓上的同夥懷著不安的心情相互祝賀。過了一會兒,拉斯普廷睜開了眼睛。又過了一會兒,他撲向尤蘇波夫。親王掙脫後跑上樓梯,拉斯普廷緊追其後。尤蘇波夫逃入房間,把門鎖上。拉斯普廷只好離開王宮。在他走向大門時,尤蘇波夫的同夥用手槍向他射擊。頭兩槍打空了,後一槍把他撂倒。槍手走近再射,子彈這次好像射入拉斯普廷的腦袋。尤蘇波夫拿著高爾夫球棒跑出王宮,幾記重擊後,拉斯普廷倒在雪中,又好像死了。尤蘇波夫用窗簾把拉斯普廷的身體包裹起來,再用繩索子綁住,丟進大門外冰冷的運河中。後來,警察把他的屍體吊出水面,發現綁住拉斯普廷的繩索已經被解開了。屍體解剖說他是溺死。這說明,他被丟進水裏時還活著,而且沒有停止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