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走向破產(第2/7頁)

1917年11月,卡波雷托戰役後不久,協約國的領袖在意大利的拉帕洛(Rapallo)開會,會議同意創立一個具有宏大名字的機構——盟軍內部最高戰爭委員會(Inter-Allied Supreme War Council)。這個機構的組成人員包括了各國政府首腦和各國總參謀部的代表。美國是後來才加入的。勞合·喬治歡迎建立這個委員會,因為它可以用來平衡自己的軍事參謀——黑格和羅伯遜。勞合·喬治從他未擔任首相一職前就認為黑格不適合做英國遠征軍的司令官。他一直想撤換黑格,但次次努力都沒成功。

實踐證明最高戰爭委員會是有價值的,但主要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它能特別有效地協調各國不同的物資運輸系統,在分配軍需品方面很有效果,在分配人力資源方面又有一定的效果。勞合·喬治的最大願望就是阻止黑格再次發動佛蘭德斯攻勢,最高戰爭委員會在1917年底前就滿足了他的願望。12月,最高戰爭委員會在凡爾賽舉行第二次會議,委員會決定1918年不再發動大規模進攻。然而,在指揮作戰方面,這個委員會是沒有用途的。黑格和貝當都不願把軍事指揮權交給一個國際機構,也不願與之合作。1918年初,英王喬治五世意識到黑格很有勢力,有許多高層的支持者,於是提升他為陸軍大元帥。幾乎同時,發生了一件意義相反的事,勞合·喬治委派南非將軍揚·史末資(Jan Smuts)去歐洲大陸秘密尋找一個黑格的替代者,候選人包括赫伯特·普盧默、亨利·羅林森。

同盟國沒有類似的協調問題;德國已經沒有具有實質意義的盟友需要協調。北方戰場上的土耳其,因俄國崩潰而獲救。但是,土耳其因過分擴張而精疲力竭。土耳其的威脅來自南方,英國從埃及向東擴張是一個威脅,英國支持阿拉伯人反叛是另一個威脅。此時,法金漢在中東。奧托·李曼·馮·桑德斯也在中東,他曾是加裏波利戰役的指揮官。他們在中東的任務是幫助土耳其人,但是他們既缺軍隊也缺物資,所以難以使局勢有實質性的改變。保加利亞在這個時候比較安全,但無法向巴爾幹地區提供幫助。保加利亞的內部處於混亂之中,反對派指責現政權將保加利亞帶入同盟國陣營。

奧匈帝國如今僅是一具空殼。1917年,維也納征召16萬合格的男人加入已經被打得破爛的軍隊,這些新兵實際上都是1900年出生的男孩子。這次征兵後,剩下的人力資源只有受傷的老兵和釋放回的戰俘(1918年從俄國回來40萬戰俘)可以上戰場了。奧地利人缺乏煤、鐵、槍、彈藥、食品、飼料。數萬匹用來運送大炮的馬死於缺乏草料。馬鈴薯是奧地利人最主要的食物,1917年的收獲,到第二年春季就消耗光了。步槍的月產量從1917年3月的11.3萬支下降到1918年2月的9000支。重型炮彈的產量,在1917年秋天是每月40萬發,而到1918年秋天則下降至三分之一。繃帶用紙制成,因為沒有棉花。紙質的內衣發送給士兵。士兵的生活和平民的生活一樣,都變成一種低層次的生存競爭。

奧匈軍隊總參謀部在11月進行的一次戰略評估中被迫做出一個結論,奧匈軍隊在1918年無力再發動進攻。此時,奧匈軍隊仍然有44個師的兵力布置在十分平靜的與俄國接壤的前線,還有37個師在意大利作戰,但是軍隊的士兵和裝備異常衰竭,一個師往往只有5000至8000人,根本不能稱作師。軍隊裏流行開小差,不開小差的士兵越來越顯示出反叛的傾向(特別是那些被釋放的俘虜),生活在農村的人正在回返到中世紀的野蠻之中。逃跑的士兵組織成匪幫搶劫居民。

此時,康拉德已經不擔任總參謀長一職,正在意大利前線指揮一個集團軍。他肯定是沒有接受過去3年的失敗教訓,仍然喜歡發動超越自己實力的宏大戰役。他正計劃從阿爾卑斯山的蒂羅爾人地區向南前進,進入威尼斯北部的平原,目的是懲罰令他蔑視的意大利人。這個計劃有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奧地利按照這個計劃能在德國奪取最終勝利前率先占領一大片土地。他很快便去維也納叫賣這個計劃。他的上司想盡辦法不理睬他。

在這樣的局勢下,德國孤立無援。即使如此,德國還沒有落到希望渺茫的地步。盡管去年的傷亡慘重,缺少各種必需品,但是東線戰事結束使柏林把全部軍事威力投入西線戰事。雖然德軍實力已經不如2年或3年前,但是德軍所遭受的損失並不比英軍和法軍遭受的損失更嚴重。與敵軍相比,德軍的裝備是惡劣的,前線士兵一周只能吃到3到4次定量肉食,汽車和馬車的輪胎也不是橡膠的,但德軍在另一些方面擁有重要的優勢。

德軍最明顯的優勢要算在比利時和法國建立的防線。除了那些地理條件使敵人完全不可能發動進攻的地段,防線上所有地段的防禦工事都比1914年有明顯改善。這些防禦工事規模巨大,結構非常復雜精密,由縱深達10英裏(約16公裏)的碉堡群組成,碉堡之間相互支持,內有機關槍把守,渠狀戰壕可組織步兵和坦克,有大量防炮火的掩體,大量聚集在一起的帶刺鐵絲網起保護作用。數萬名勞工自僵局開始時便參與修建防禦工事,他們之中有戰俘和從被占領土地上抓來的平民。如果從東線搬來增援兵力,這些工事就是無法攻取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