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敗落的征兆(第4/10頁)

欣策為了證明德皇所簽署的宣言不是一句空話,他堅持自己必須與赫特林一起辭職。德皇和魯登道夫都勸阻他,但他執意辭職。局勢迅速變得清晰起來。9月30日,魯登道夫手下的一名少校參謀,被派去柏林向德國議會通報西線的戰況。這名少校所說的事實與德國議會代表(包括公眾在內)以前所獲得的消息完全矛盾,這給政府和軍隊的信譽以沉重打擊。3天後,有帝國傑出保皇自由派美名的巴登親王馬克斯,接替赫特林為德國首相,受命安排和平談判。雖然馬克斯健康不佳,卻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此外,他實際上還是德國政治體制內一位對改革者抱有同情心的人,讓他出面就是向盟國證明,柏林已經有了一個能夠實現民主的政府。但是,盟國只把他視為德皇威廉的親戚、巴登王室成員。所以,德國選擇馬克斯親王出面被誤讀了,但是,這個誤讀並不是馬克斯的錯誤,而是德國的敵人沒有看出他與過去的那些德國領袖有什麽不同。

馬克斯親王在就職的第一天便簽署了欣策草擬的給伍德羅·威爾遜的外交照會。這份外交照會要求立刻停火,接受威爾遜總統在1918年提出的和平條件。威爾遜馬上給予回復,回復的態度是堅定的,但帶著幾乎是友好的口氣,敦促德國切實接受“十四點”,並且願意撤出所有侵占的領土。馬克斯的政府受到鼓舞,暗示同意。此時已經是10月的第二周,盟國軍隊在西線遭遇短暫阻礙。美軍終於清除了阿爾貢地區的德軍(一位名叫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年輕旅指揮官表現得異常勇敢,常常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但美軍在艱苦、漫長的戰鬥中遭受沉重傷亡,等待他們的是東面更加堅固的德軍防線。魯登道夫好像抓住了一根新救命稻草。他開始談論縮短戰線的舉措,他堅信這樣德國就能熬過即將來臨的冬天,消耗盟國的兵力,從而榨取對德國有利的條件。

威爾遜在國內遇到壓力。美國公眾在經歷了一年半的媒體宣傳和愛國講演的影響下,已經充滿了反對德國的愛國熱情,整個國家處於歇斯底裏狀態。議會議員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精心設計自己的措辭。總統受到嚴厲批評,批評者認為他回復德國要求的態度過於溫和,他領導下的政黨在議會兩院中只有微弱多數,定於11月5日舉行的中期選舉,他的對手共和黨有可能獲得勝利。所有的事件,所有人,包括法國人和英國人,都在向他施加壓力,迫使他采取更強硬的路線。

10月12日,一名年輕的德國潛艇指揮官發射了兩枚魚雷鉆進定期地來往於愛爾蘭和英格蘭之間的汽船“倫斯特號”的船體內。船上470人幾乎都死了,死者中有135名婦女和兒童。戰爭再次復現過去的時刻。就好像是“路西塔尼亞號”又回來了,實際上這次事件的政治後果更嚴重。所有的盟國都抓住這次機會提高了和平談判的條件,大戰的前途變得更加不確定。威爾遜從國內政治中抽身而出,向柏林送出一個新外交照會。他不僅要求德國必須停止潛艇戰,而且完全改變了過去的態度。他指出德國戰爭精英擁有獨裁權力,他們利用獨裁威脅整個世界。他宣稱有權批準停火協議的不是他本人,也不是各盟國政府,而是前線的指揮官。他用這種說法擺脫了責任。

東線發生了一些事件,使魯登道夫堅守西線的要求變得毫無意義。匈牙利將自己從奧匈帝國中分裂出去,宣布自己成為一個獨立自治的國家。皇帝卡爾極力想從帝國的殘骸中搶救出什麽東西,宣布將帝國轉化為聯邦,所有的民族都可以有自己的國家委員會,甚至包括像魯塞尼亞這樣的卑微小民族。然而,沒有人理睬他。他的帝國分裂成各自為政的許多部分。殘余的軍隊也分裂了。那些諸如克羅地亞人、捷克人、馬劄爾人等非奧地利人組成的部隊都回家鄉了。通往中歐的大路對著弗蘭謝·德斯佩雷的東方之軍打開了大門。羅馬尼亞是德國石油的供應國,沒有羅馬尼亞的石油,德國將難以繼續作戰,德斯佩雷的目標就是占領羅馬尼亞。

10月17日,德國戰爭委員會開會,德皇威廉、興登堡、魯登道夫都出席了,還包括一些政府的高級官員。魯登道夫幾乎失去理智,他不僅堅持必須堅守陣地(那天晚上傳來英軍再次突破德軍防線的消息),而且他還威脅說只要允許別的將軍發表不同意見他就要辭職。他要求繼續開展已經變得毫無意義的潛艇戰,目的就是為了挑戰威爾遜。德皇發現自己與魯登道夫有共同語言。馬克斯親王不同意。他采取魯登道夫的技巧,威脅如果德國不接受威爾遜的條件他就辭職。他是那一天的推動力,但是,他把建立一個“自由主義”的政府看得太重了,德國不允許他走得太快。他的第一次努力,就與魯登道夫產生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