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19日至9月(第2/23頁)

希特勒在東普魯士拉斯滕堡最高司令部召開會議,一位擔任高級參謀的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伯爵在他腳邊放了一枚炸彈。施陶芬貝格等在外面,直到炸彈爆炸,看見希特勒渾身是血躺在擔架上被擡出來後,才跑回他藏在附近的車子上,和他的高級副官維爾納·馮·海夫騰一起開往當地機場,飛回柏林。當時一片混亂,並沒有人注意到他已逃脫。

一抵達柏林,他徑自前往班德勒街上的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陸軍總部已同時被密謀者接管,戈特弗裏德·俾斯麥、海爾多夫及其他許多人都在那兒集合(指揮部就在沃伊什街的運河對岸)。今天晚上6點收音機將對全國廣播希特勒已死,新政府已形成。新的帝國總理將由前萊比錫市長格德勒擔任;他的背景為社會黨員,同時是公認的傑出經濟學家。我們的舒倫堡伯爵或馮·哈塞爾大使則將出任外交部長。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用最傑出的人才組成過渡性的臨時政府,可能是一項錯誤。

37歲的施陶芬貝格加入反納粹陣營的時間較晚,1943年7月才被吸收。年輕時,他也和許多愛國的德國人一樣,相信希特勒能夠將德國從辱國的“凡爾賽和約”中拯救出來。後來他在隆美爾麾下赴非洲作戰,負傷嚴重,失去一只眼睛、右臂及左手的兩根手指——這樣的殘疾使他的戎馬生活中輟。1944年6月,他奉派擔任後備軍的參謀長,該部隊的副指揮官奧爾布裏希特上將便是資深的反納粹密謀者。施陶芬貝格因為職務關系,必須定期親自向希特勒匯報。由於希特勒的隨從之中沒有人能夠或願意刺殺他,施陶芬貝格決定擇機自己下手。

頭兩次的刺殺計劃——分別訂在7月11日及15日——皆臨時取消。適時軍中不斷有人遭到逮捕,顯然蓋世太保已展開肅清行動。7月20日,希特勒再度召見施陶芬貝格,他便決定不計一切,采取行動。

等我們抵達波茨坦官邸時,已超過6點。我先梳洗,羅瑪莉沖上樓去。才過幾分鐘,我便聽到門外拖沓的腳步聲,她走進來說:“收音機剛才廣播說:‘一位施陶芬貝格伯爵企圖謀殺元首,但上帝拯救了他……’”

其實在6:25發布的第一次廣播並未指名道姓,只說:“今天有人以爆炸物企圖謀刺元首……元首本人除輕微灼傷及瘀傷之外,並無大礙,並立刻恢復辦公,並依照行事歷接見指揮官長談。”只有在接下來的評論中,發言人才暗示(“敵方工作”)主事者是誰。不過剛開始希特勒並不知道那枚炸彈其實代表一次欲推翻納粹政權的大密謀,直到後來他得知柏林、巴黎及維也納軍部同時被接管之後,才恍然大悟。

我揪住她的臂膀,拉著她一起跑上樓,看見俾斯麥夫婦坐在會客室裏,梅勒妮一臉震驚,戈特弗裏德則不停踱著方步;我都不敢看他。他剛從指揮部回來,嘴裏不斷重復說:“不可能!這是個圈套!施陶芬貝格看見他死了!”、“他們安排了一場鬧劇,讓希特勒的替身出面!”然後他進書房去給海爾多夫打電話,羅瑪莉跟了進去,留我一個人陪梅勒妮。

她開始呻吟:戈特弗裏德是被羅瑪莉逼的;她嘮叨了他好多年;如果他現在死了,是她,梅勒妮,得獨自把三個孩子帶大;羅瑪莉或許不在乎,但哪一個孩子能夠忍受沒有父親呢?別人的孩子或許可以,她的絕不可以……真可怕,我完全無言以對。

後來戈特弗裏德踱回會客室。撥給海爾多夫的電話沒接通,但他得到進一步的消息:最主要的廣播電台已失守;電台先被反抗人士接管,但他們不知如何操作機器,現在又被黨衛軍奪了回去。不過郊區的幾所軍官學校都已拿起武器,現在正朝柏林前進。果然,一個小時後,我們聽到克拉普尼茲坦克訓練學校的裝甲車滾過波茨坦街頭,朝首都開去。我們探出窗外觀看,心中不斷祈禱。街道上空蕩蕩的,幾乎沒有人跡,沒有人知道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戈特弗裏德不斷重復說他不相信希特勒沒有受傷,“他們”一定在耍詐……

過了一會兒,收音機廣播說,元首將於午夜對全國國民發表談話。我們知道必須等到那個時候,才能確定這到底是不是騙局。戈特弗裏德仍不願放棄希望,他認為即使希特勒還活著,他在東普魯士的最高司令部距離這麽遠,鞭長莫及,只要其他地方一切按照計劃行動,大家還是有機會在希特勒重新控制德國前推翻目前的政府,但我們都覺得十分不安。

早在1943年,位於柏林班德勒街之“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便設計出一個暗號為“女武神”的緊急計劃,目的在於應付內部騷動,或鎮壓由當時在德國工作之數百萬名外國勞工發起的大規模顛覆活動。該計劃主要仰賴後備部隊及時調派軍力進駐,或圍守首都——由護衛部隊進駐柏林,軍官訓練學校把守外圍。最諷刺的是,“女武神”乃經過希特勒親自批準!奧爾布裏希特、施陶芬貝格及其他潛伏在陸軍總部內的密謀者,隨後加上一條秘密附文,打算利用該計劃推翻納粹政權,確保新政府和平接掌政權。然而這項密謀一開始便有致命的缺陷;首先,奉命執行“女武神”的軍事將領不僅必須接管德國,還需接管所有被德國占領的歐洲國家,但只有少數幾位將領清楚密謀者真正的企圖。並且密謀者指望其他人,從攸關該計劃成敗的關鍵人物即後備部隊指揮官弗羅姆上將開始,在因元首死亡而解除其效忠領袖的誓言之後“立刻跟進”——也就是說,一切端視希特勒是死是活。同時拉斯滕堡與外界的通訊必須完全中斷數小時,以防止反制行動。最後,計劃中的刺客,施陶芬貝格,不僅必須殺死希特勒,還得安全返回柏林,監督“女武神”順利執行。但一般德國士兵這時早已習慣服從軍紀,密謀者根本無從預測他們面對占領祖國重要機關的命令,會有何種反應,使得問題更加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