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超能力裝備(第2/4頁)

雖然也有更早的嘗試,但第一個有詳細記錄的火箭背包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工程師托馬斯·莫爾制造了“噴氣背包”的原型,在位於亞拉巴馬州的軍事基地紅石兵工廠進行測試(據稱這個項目得到了設計V–2導彈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早期火箭的馮·布勞恩的大力支持),25 000美元的經費在未取得任何進展的情況下就已經花光了。火箭建造公司錫奧科爾在試圖制造用氮氣作為助力的“跳躍背包”時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以致軍方對這個項目失去興趣的同時也斷了其經費來源。

研發出第一架超聲速飛機X–1的貝爾飛機公司卻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功,該公司的工程師溫德爾·莫爾(據我所知,雖然姓氏一樣,但是溫德爾·莫爾和托馬斯·莫爾並沒有親屬關系)制造出了小型火箭推進器。它們被裝在X–1飛機機翼的頂端,在高海拔的地方能使飛機得到更好的控制。莫爾推斷,這樣的推進器可以讓人類“像巴克·羅傑斯一樣飛”。於是,他建造了一個嚴謹的剛性結構,稱之為小型火箭升降裝置。和錫奧科爾公司的原型類似,這個裝置用壓縮氮氣作為助力。在測試中,該裝置平穩地離地大約15英尺高。

1960年,軍方的興趣和經費又回來了,這讓莫爾有條件重新設計他新命名的“火箭背包”。除了壓縮氣體的概念可以成功運用於火箭背包,還有一些其他可提供持續能量的物質需要加到設計中。莫爾用了化學式和水類似的過氧化氫(H2O2),這種物質常見於染發劑中。過氧化氫的結構不太穩定,易分解成為水和氧氣,並釋放熱量。火箭背包中的過氧化物被催化劑銀轉化為高壓蒸汽,從火箭的噴嘴中噴出作為動力。

第一次真正的自由飛行發生在1961年4月20日,年輕的工程師哈羅德·格雷厄姆綁著火箭背包從紐約州布法羅尼亞加拉瀑布起飛。這次飛行持續了13秒(時長和馬姆斯伯裏修道院的艾爾默的飛行類似),離地18英寸高,滑翔了112英尺。這項科技的進展很快,有了一系列成果:實現離地15英尺的飛行,向時任總統約翰·肯尼迪示範,關注度與日俱增。貝爾飛機公司大力宣傳火箭背包,廣告攻勢兇猛。

盡管偶爾會發生事故,比如哈羅德·格雷厄姆從22英尺高的地方摔下來後決定不再使用火箭背包,但貝爾飛機公司依然在不斷壯大。為了證明火箭背包不是只適用於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飛行員,貝爾飛機公司找到了曾經為溫德爾·莫爾割草的19歲學生威廉·蘇伊特。貝爾飛機公司對他進行培訓,以便把火箭背包介紹給全世界的普通消費者。在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上做了一系列成功的展示後,007系列電影的制作方和貝爾飛機公司取得聯系。為了拍攝最新的007系列電影,他們需要一些新穎、酷炫、有前瞻性的科技手段。在《雷霆萬鈞》中,邦德利用火箭背包成功地在他的對手面前逃走,蘇伊特和另一位貝爾飛機公司的飛行測試員戈登·耶格擔任了男主角的扮演者肖恩·康納利在火箭背包場景中的替身。電影中的火箭背包確實是點睛之筆,但有很多觀眾都以為火箭背包只是特技效果。

雖然貝爾飛機公司做了許多飛行測試,但軍方還是漸漸喪失了興趣,戰地實操進展緩慢。火箭背包只能繼續作為宣傳噱頭或者娛樂設備,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當時已經是退伍老兵的蘇伊特再次穿著火箭背包起飛。基本上,火箭背包的技術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都沒什麽進展。火箭背包的難題不在於穩定性,兩輪的電動平衡車通過電力讓騎行者保持平衡的原理同樣適用於火箭背包。真正無法解決的問題是續航時間。燃料很重,所以每個飛行員能攜帶的燃料都是有限的,不能隨心所欲地飛行。鋼鐵俠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他胸口的那個魔法般的微型反應堆;而在現實世界中,火箭背包需要能源。現在的能源只能讓飛行持續一兩分鐘,正因如此,火箭背包不能幫你飛過堵塞的路段。

進展更明顯的則是飛車。雖然和火箭背包類似,飛車也經歷了漫長的實驗過程,且最終目標尚未達成,但飛車技術已經接近市場化了。然而,飛車的問題是,除非飛車可以完全自動飛行,否則很難想象城市上空滿是飛車的場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飛車其實就是一種輕型飛機,不能產生“飛行的人”的感覺。我們再仔細看看鋼鐵俠的另一個重要裝備——他的鎧甲讓他更有力量、速度更快,這比火箭背包更接近現實。

特別的裝備可以讓我們走得更快,比如歐洲民間傳說中的七裏格靴。七裏格靴的概念非常簡單,但它的原理卻從未有人解釋過。人的正常步幅大約是1碼[1],穿上這雙神奇的靴子之後,你的步幅就變成7裏格。1裏格的通常定義為3英裏,7裏格意味著你每步可以走21英裏。如果你以一秒鐘一步的速度往前走,那麽你一個小時大約可以走7.5萬英裏。如果忽略不能步行通過的大海,用不了20分鐘你就能繞地球一圈。當然,因為你已達到超聲速(聲音一小時大約可傳播700英裏),所以你所經之處會形成超聲波。(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每步能走21英裏。我從未弄清楚這一步是怎麽實現的,也許你是在做每下21英裏的大跳。)